1、1.5.1有理数的乘方有理数的乘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能力,以及学生的探索精神;3、渗透分类讨论思想,让学生感受有理数的乘方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2、难点:有理数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教学准备:一张纸,课件教学准备:一张纸,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一)体验感受,激发兴趣(一)体验感受,激发兴趣做游戏:拿出课前让学生准备好的纸,让学生动手折纸。对折 1 次后,纸变成了几层?对折 2 次后变成几层?按照刚才折纸的规律,将一张足够长的纸连续 20 次,
2、应该是多少层?第 1 次对折的层数是:2第 2 次对折的层数是:22第 3 次对折的层数是:222第 20 次对折的层数是:2222220 个 220 个 2 相乘的结果是多少?如果这张纸的厚度为 0.1 毫米,那么折纸的高度比我们学校的教学楼要高得多,你相信吗?学了今天的内容你们就会明白了。 (板书课题1.5.1 有理数的乘方)(二)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入情境(二)展示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引入情境: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是 8844 米。把一张足够大的厚度为 01 毫米的纸,连续对折 30 次的厚度能超过珠穆朗玛峰。这是真的吗?二新授1.概念(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
3、怎么表示?(2)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怎么表示?4 个 a 相乘呢?n 个 a 相乘呢?归纳乘方相关内容: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 aaa,记作 an,读作 a 的 n 次方。 这种求 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n 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an 读作 a 的 n 次方(a 的 n 次幂)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例如 2 就是 21,通常指数为 1 时可以省略不写。特别的,一个数的二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平方,一个数的三次方,也称为这个数的立方。2.针对性练习。及时巩固新知口答1)在1012中,12 是数,10 是数,读作;表示个相
4、乘的积。2)732的底数是,指数是,读作;表示个相乘的积。3)在163-中,-3 是数,16 是数,读作;表示个相乘的积。4)在15中,底数是;指数是;读作。练习一 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方的形式:1、1111111=;2、33333=;3、 (3)(3)(3)(3)=;4、=;练习二 把下列乘方写成乘法的形式:1、30.9-=;2、479=;3、2ba=;例 1 计算例 2 计算下列各题.)32(3)(;2(2);4(1)343 .3)(3)(;4(2);5(1)423.)21(5)(;32(4)32观察以上运算结果,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有什么规律?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5、,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 的任何次幂都是的任何次幂都是 03.拓展1 的任何次幂都是-1 的奇次幂是-1 的偶次幂是4.交流思考解决下列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1) -34和(-3)4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2)232和322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3)32与 23有什么区别?各等于什么?(4)232和(23)2有什么区别?5.解决问题带领学生计算可得,折叠后的报纸的厚度为 107374 米,远远大于珠峰的高度。在此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简单的积累,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三总结反思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6、?有什么收获?2.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问题?四布置作业:1课本第 47 页至第 48 页习题 15 第 3、8 题2. 网上搜集有关乘方的数学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五、板书设计:151有理数的乘方一,乘方的定义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 aaa,记作 an,读作 a 的 n 次方。 这种求 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 an 中,a 叫作底数,n 叫作指数,an 读作 a 的 n 次方(a 的 n 次幂)二,乘方的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0 的任何次幂都是的任何次幂都是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