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第 6768 页例题 1、 练一练, 练习十一第 1 题 二、教材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用假设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本节课主要教学用假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
2、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通过解决例 1 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假设的策略。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 “大杯” 假设成 “小杯” ,或把“小杯”假设成“大杯” ;二是正确把握假设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用“假设”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推理能力。2、过程和方法:经历探究用“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分析、综合、推理的学
3、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假设”法解决问题。难点:理解“假设”的意义,知道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可以“假设” 。五、教学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六、教学方法:六、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合作探究、练习巩固七、教学过程: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感知策略故事导入:我们一起来看看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谁来说说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的体重的?曹冲为什么要在船上作记号?
4、如果不做记号直接放石头行不行?(把大象换成等重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六岁的曹冲想出了这么妙的办法,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设计意图:观看曹冲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时唤醒他们头脑中的已有生活经验,为下面的探究过程奠定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认知基础(二)复习铺垫,形成认知冲突1口答列式,并说说数量关系。把 720ML 果汁倒入 9 个相同的杯子里,正好都倒满。每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指名口答,并说说数量关系式(板书数量关系) 。2. 把 720ML 果汁倒入 6 个小杯和 1 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5、。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这是 720 毫升倒入了(6 个小杯和 1 个大杯) (动画演示)给你们 10 秒,迅速列出算式,看谁反应快。学生遇到困难,老师:为什么上一题可以用果汁的总量除以杯子的个数,而这题却不可以了呢?能用 720/7 计算吗?为什么?让学生发表说说。预设:刚才是把 720 毫升倒入同一种杯子,而现在是倒入两种不同的杯子。有的学生肯定在想,要是还是倒入同一种杯子该多好啊!也就是说这题有两种不同的未知量,而上题只有一种未知量。板书:两种未知量, 一种未知量。想要求出大杯和小杯的容量,似乎还缺少一个条件,老师来补充一个条件: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3。(三)合作交流,探究策
6、略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大杯和小杯容量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 (1 个大杯的容量等于 3 个小杯的容量) (动画出示)这两种未知量有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并板书题中还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想一下,两未知量有倍数关系的实际问题,可以怎样解题?(简化成只有一种未知量的应用题)【设计意图:创设倒果汁的问题情境,呈现对比强烈的可以直接平均分和不能直接平均分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体会实际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 进而产生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 】3、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汇报交流尝试在作业纸上完成指名展示自己的列式,并汇报思路。预设算术方法和方程4、归纳方
7、法3 是怎么来的?强调 3.动画演示:1 个大杯换成 3 个小杯的过程。720 除以 9,9 是什么?(9 个小杯)9 是怎么来的?这样的话,720 毫升果汁全都倒入了(小杯) , (课件出示:720 毫升果汁全都倒入了小杯) ,而事实并非如此,是我们假想得到的,数学上我们称它为假设,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板书:假设)为什么要假设全部倒入小杯?这样假设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一大杯要假设成 3 小杯?而不假设成 4 小杯 5 小杯?【设计说明:及时反思提炼,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什么假设” “怎样假设”等问题,以强化对“假设”策略的体验。 】5、检验要想知道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必须进行(
8、检验) 。怎样检验,谁来口述一下。(1) 、6 个小杯的容量加上大杯的容量是 720 毫升。(2)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36、教学第二种思路这道题除了假设把 720 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还可以怎样假设?这样 720 毫升果汁能倒满几个大杯?(动画演示)怎样列式?两种假设方法都是根据哪个条件转换的?(四)归纳总结,提炼策略这两种思路有什么异同点?不同:一个是把 1 个大杯转化成 3 个小杯;另一个是把 6 个小杯转化成 2个大杯。相同: 都是把两种不同的杯子转化成同一种杯子。 总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贴出来)两种未知量一种未知量其实假设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以前的学习中就曾运用过假设的策
9、略,请看设计意图:对比归纳,引导得出:它们都是先通过假设把两种量变成一种量再解决问题;在假设过程中,要抓住等量关系进行假设;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五) 、灵活应用,巩固假设策略1、练一练让学生读读题目,说一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可以怎样进行假设?2、练习十一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和结果,3、练习十一第 2 题完成书上的填空,并列式解答。(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吗?强调使用假设方法的原则是在等量等价且公平的条件下进行才能把问题很好地解决。随着你们知识的增长,将来一定会发现更多更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七)板书设
10、计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两种未知量一种未知量复杂问题简单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教学反思我执教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第一课时。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悟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认真钻研教材,对照“真学课堂”的要求,精心设计了这一课时。一、创设问题情境,形成认知冲突。课的开始,在学生口答完简单的只有一个未知量的题目后,出示例 1 含有两个未知量的题目(缺少一个条件,无法解答) ,呈现对比强烈的问题,引导学生比较问题的结构特点,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
11、简单问题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解决问题策略的欲望。二、充分预设,以学定教。在教学例 1 环节,我的教学预案上,预设了学生解决问题的三种思路:第一种是全部是小杯或全部是大杯, 第二种是通过画图再解答, 第三种是列方程解答。但是在课堂上学生大都采用了第一种假设方法和少量的列方程解答,画图没有。这时,我就调整教案,展示了第一种思路和方程解法,在学生讲解思路时结合画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假设的策略。三、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和表达。老师在抛出问题后,能提供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不要他们急于举手回答问题,而是要求认真分析,并理清自己的思路,组织好表达的语言。也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
12、交流,激起他们思维碰撞的火花。四、展示交流多样化。真学课堂的要求指出: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主动交流的机会。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组内展示、全班展示,直观展示、口答展示等形式。在学生小组活动时,让学生在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路,在小组活动结束后我选取不同方法的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让学生直观清晰的看清楚他人的作业,在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同时,做出适当的评价。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一、回顾总结不到位。教材上安排了“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环节,而我只是把这一环节只是流于形式了,没有启发学生从为什么假设、怎样假设、假设后怎样思考等方面展开交流,并作适时的提炼和概括,以提升认识。二、提问还不够
13、精炼。有些课堂提问比较空洞,没有明确的指向性,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以致于学生无从思考, 不是造成冷场的尴尬局面, 就是学生的回答始终回不到主题。 因此,课前一定要精心预设问题。三、不敢充分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策略。考虑到本班的实际情况(整体水平不是很高) ,教学例 1 时,采取了半扶半放的教学方法,从而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四、关注学困生还不够。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小学阶段是比较有难度的一部分,特别是对于学困生,不容易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上要时时的去关注他们,不能只考虑课堂的时间安排,而忽视了他们。总而言之,在这节课的教学中,自己觉得有成功,有不足,成功的是要继续保留,不足的一定要积极改进,从而能够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