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第第三单元第 8 8 课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一、本课知识综述本课知识综述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 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 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最终 1911 年农历 辛亥年革命爆发出强大的力量,引发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 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孙中山为振兴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为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是 20 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 位伟人。 二、二、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课标要求与教材解读
2、(一)内容标准 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孙中山探索革命真理、创建兴中会、领导武装起义、成立同盟会和提出 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史实, 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系列活动之间的内 在联系,理解他在推动 20 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重走孙中山早期革命路的方式,搜集资料并提取有效信息,讲述孙中山 早年的革命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合作探究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的意义, 理解孙中山为辛亥革命引发 20 世纪历史性巨变所起的作用,理解他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所做的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目标 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以及革命党人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史实, 树立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和与时俱进,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 神。 (三)教材解读 本课是人教 2017 版八上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一 课, 讲述的是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上承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 机的加剧,下启后两课。孙中山就是在危机加剧的背景下最终走上革命的道路, 进行了一次新的救国探索,并最终引发 20 世纪历史性巨变。这个巨变不是一蹴 而就的,是通过长期的奋斗而来的,因此,了解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知道他 为辛亥革命做的准备工作,才能最终理解他为什么被称为革命先行者。
4、本课有两个子目,即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同盟会与三民主义。孙中山的 早期革命活动,尤其是早期思想的转变,即从“医人”到“医国”,促使他朝着 民主革命的方向努力。孙中山的革命实践包括:组建革命团体兴中会,策划反清 起义,成立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明确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此之后,中国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了一个统一的政党,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这为最终推翻清 朝的统治,废除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奠定了基础。 三、学情分析三、学情分析 对于孙中山,初中生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伟人,为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但为 什么他是一个伟人,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贡献,具备什么精神品质?学生有 兴趣,但一知半解。老师需提前
5、安排预习任务,按照孙中山与香港、檀香山、广 州、日本,把全班分为四个小组,让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孙中山在这些地方 开展的重要活动,以此为课堂上的进一步探究做铺垫。 (一)教学重点 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些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孙中山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难点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 四、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教学立意 历史教学有比知识、能力更重要的使命,即价值引领。教师在对基本史事进 行介绍的过程中,也必然要阐发对历史的认识。这种历史认识既要依从史学界已 形成的共识,更要体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 素养之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责任和人文追求。因
6、此,在教学立意上,围 绕“家国情怀”展开,教师课前预设重走孙中山早期革命路的活动,让学生了解 孙中山在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在香港、檀香山、广州、日本四站开展的活动。课 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孙中山成为革命先行者与他一些列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 把史学界认可的孙中山对民族复兴的贡献、 孙中山的精神品质等内容适时融入教 学,进而激发学生情感的升华,把对孙中山的敬佩转化成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 的动力。 (二)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以自制微课导入。在微课中把“先行者”分解为:“先觉者”、“先动者、” “先胜者”三个词,分别穿插概括课本基础知识。展示孙中山图片及赞美孙中山 的对联“二十年颠沛流离
7、,忍辱负重,激扬三民五权,推翻千年帝制;四十载奔 走呐喊,运筹帷幄,领导七省十义,开启万年共和”。出示自制地图动画孙中 山的革命足迹,了解孙中山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上是“走”出来的。引出这节课 的基本线索:重走孙中山早期革命路,了解伟人早期的革命活动,从而理解他在 推动 20 世纪中国历史巨变中发挥的作用,理解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的贡 献。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微课以人物介绍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兴趣。并把标题分解为 3 个词,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由地图引出本课的呈现方式,创设学习情景,激发 学生的学习热情。 2、自主领悟 重走孙中山早期革命路正式启航。分四站让学生介绍搜集到的资料及图片。 第一站
8、:革命思想的发端:香港;第二站:革命之路的起点:檀香山;第三站: 革命星火的点燃:广州;第四站:革命政党的诞生:日本。 学生了解完基础知识后,提出以下问题: (1)孙中山从医人到医国,从改良到革命,什么原因推动他最终走上革命 的道路? (2)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第一次)和惠州起义(第二次)都失败了, 人们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3) 孙中山的人生规划发生了两次转变, 体现了孙中山具有什么精神品质?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领导的十次起义都失败了,但始终没有放弃,这又体现了孙中 山的什么精神?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旨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 新意识。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9、让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归纳基本知识,并结合课 本搜集资料以丰富内容、自我解惑,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课 堂上展示,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一第二个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民族危机的加剧, 让学生理解孙中山把个人 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兴衰、民族荣辱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通过第三个问题,总 结凝练孙中山的精神品质,触发学生责任和担当的情感体验。 3、合作探究 探究一: 出示材料,小组合作探究。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 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 其人。李鸿章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
10、而亡。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 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康有为 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 (1)孙中山与李鸿章、康有为的救国主张分别是什么?三人掀起的近代化 探索事件分别是什么?结果分别是什么? (2)兴中会的宗旨是什么?这个宗旨今天过时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提升。通过三人的对比,孙中山顺应了时代潮流,选择了一条正确 的革命之路。兴中会的宗旨振兴中华,孙中山开启了民族复兴的梦想先河。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重视材料教学, 把教学内容结合材料转化成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 的序列性问题,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通过振兴中华的宗旨, 激励学生沿着孙中山开创
11、的民族复兴之路继续前进, 使家国情怀内化于学生的心 中。 探究二:观看孙中山视频,小组合作探究。 (1)同盟会成立的思想基础、组织基础是什么? (2)三民主义与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关系是什么? (3)孙中山为什么能成为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教师总结提升。三民主义,孙中山确立了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我们今天实 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又是什么?孙中山不仅是当时革命党公认的领袖, 而且成为 中华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一面旗帜。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围绕教学难点,利用视频,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变抽象的历 史为具体的历史知识, 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孙中山成为中华民族
12、复兴道路上的一面旗帜,激励学生牢 记初心,不辱使命,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精神品质,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引导学 生将家国情怀转换为具体的行动。 4、归纳小结 5、教学检测 (1)“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是中国近代某一革 命组织的革命纲领。下列关于该“革命组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孙中山领导下成立B其机关刊物是民报 C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D在 1905 年成立于南京 (2)如果某班委会决定办一期以“纪念孙中山”为主题的黑板报,同学们提 供以下资料,不能采用的是() A 兴中会的成立B时务报的创办 C 同盟会的成立D“三民主义”的意义 (3)少年强则国强,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感悟? 五、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孙中山的足迹 沈先金 南京出版社 2005.6 2、纪念孙中山 150 周年诞辰先行者的革命地图国家人文历史2016 年 21 期 3、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郑大华 光明日报2016 年 11 月 14 日 14 版 4、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