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页 3.10 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中华民国的创建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一、设计思路 本课继续介绍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潮与结局, 是前两课内容的延续, 具有重要地位。 本课不仅要学生对基本的史实有个了解, 还要让学生能理性的思考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与必 然性, 让学生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与教训。 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按照课本的三个子目进 行以下处理: (1)在讲述中华民国的创建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归纳,包括创建的时间、 地点、人物、及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知道辛亥革命取得的重要成果,同 时通过历史文献(大总统誓词和告各友邦书)让学生理解革命党人的革命性及妥协性,并培 养学
2、生从历史时空角度出发,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在讲述袁世凯篡夺革命 果实中通过历史文献让学生理解革命党人在当时面临的复杂背景 (内有封建军阀, 外有帝国 主义列强) ,中间穿插革命党人不懈的斗争,民主与专制的交锋,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逐 步认识到袁世凯独裁的真面目,也进一步让学生看清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抗争性。 (3)最后 讲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让学生概括约法内容和意义,通过这部文献,进一步让学生理解 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 二、课标与学情分析二、课标与学情分析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民国成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通过前面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辛亥
3、革命的学习,学生知道了辛亥革 命的指导思想、辛亥革命的过程、结果和意义等历史知识,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 八年级的学生对历史文献的理解还有有一定的难度, 分析归纳历史文献的能力还是不足, 这 需要教师借助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文献内涵, 并教授学生分析归纳历史文献的方法, 培养学生 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 1.1.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1) 掌握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帝退位;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及其性质。 (2)通过探究性和研究性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能力,逐渐养 第 2页 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2.2.过程与方
4、法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的图片、文字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历史课堂 活跃起来,生动起来。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运用启发、互动、讨论等方法认识历史事件,以 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喜欢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 效率。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打开了 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是 20 世纪的历史巨变,从而感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先辈为振兴中 华,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前赴后继投身革命的精神,将情感升华到“为中国伟大复兴而奋 斗”的理性高度,树立正确的人生
5、观和价值观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辛亥革命的失败,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 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明白,由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勾结破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 协,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无法领导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哪个阶级才能改变中国面貌? 四、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民国的成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难点: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性质的认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体现了对封建 君主专制的否定,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里程碑;分析和认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
6、课导入新课 据统计,全国以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小地名就有数千处之多,我们桂林就有,大家能说 说吗?孙中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人,被尊为“国父” ,这里的“国”指的是什 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中华民国创建的始末。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与孙中山关联的名称,拉近历史与现实的 距离,了解孙中山“国父”称呼的由来,导入中华民国的创建。 第 3页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1.(展示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展示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 教师讲述教师讲述:观察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图,请大家来说说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的“喜”和 “忧”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
7、承上启下,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析中华民 国建立的背景 2.自主学习,探求新知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目,根据老师的提示在课本上划出相关的知识点,时间一分钟。学生 自学完后,找学生回答归纳。 1)中华民国建立的背景。 2)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地点、总统、副总统、意义 【设计意图】 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本课的基础知识点, 锻炼学生有效提取历 史信息的能力。 3.展示图片孙中山就职展示图片孙中山就职、大总统誓词大总统誓词、五色旗五色旗、副总统副总统、临时参议院成立及相关的文字临时参议院成立及相关的文字 介绍,再现中华民国成立的过程,教师对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如
8、 1912 年是民国元年, 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如何换算?临时政府中的人员构成, 使学生认识到临时政府表面上是旧 官僚、立宪派、革命派的联合体,但实际上是革命党人主持的资产阶级政权,从而真正理解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重要的成果。 4.解读史料,探究问题解读史料,探究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孙中山就职时的誓词,探究下面的问题 材料研读: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 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国民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 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 大总统誓词 该誓词体现了辛亥革命的什么思
9、想?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的分析,让学生更加清晰了解到辛亥革命的理想,即三民主义这 一指导思想在革命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史料解读能力。 第 4页 教师:为使“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所公认” ,民国成立之初就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 策?我们通过文献一起来了解一下。 材料研读: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材料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孙中山告各友邦书 材料二: “八月以来,义旗飚发,诸友邦对之抱和平之望,持中立之态,而报纸及舆论, 尤每表其同情。邻谊之笃,良足深谢。临时政府成立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 明国之应享之权利。 ”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
10、书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历史信息? (2)材料二体现了孙中山对西方列强持什么态度? (3)讨论交流孙中山采取这一外交政策的目的?你怎样看待南京临时政府的外交政 策?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阅读文献,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教师过渡:孙中山幻想得到列强的支持和承认,甚至愿意牺牲国家主权。而且在大总 统誓词中说“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当时的中华民国遇到了什么阻力?最终革命 果实是否能保住呢?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材料研读材料研读 材料:北洋军阀,1895 年,清政府任命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 ,归北洋大 臣节制。1901
11、 年,袁世凯任北洋大臣,所建军队称为“北洋军” 。所以,这个封建军阀集团 就称为“北洋军阀” 。 (附袁世凯图片)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 ,帝国主义迟迟不予承认 ,却派大量军队到中国准备混水 摸鱼。 沙俄策动外蒙独, 英进军西藏 ,胁迫西藏地方当局同意麦克马洪线。南京临时政 府没钱 ,帝国主义控制的中国海关却不愿意借钱给它, 却争相贷款给袁世凯。 材料:各省立宪派人在附从革命的同时,就开展了攘夺权力,挑拨离间,诱胁革命派向 第 5页 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袁世凯妥协的勾当。在建都争执上,立宪派人群起责难孙中山,迎合 袁世凯建都北京的愿望。 教师:根据材料,自主学习第二目,小组合作回答下列问题,时
12、间 5 分钟 (1)根据材料说说中华民国遇到了哪些阻力? (2)根据课本知识说说袁世凯是怎样一步步窃取革命果实的? 学生思考并合作完成 清帝退位孙中山提出辞职, 推荐袁世凯袁世凯就职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 临时 政府迁往北京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和教师点拨,让学生明确袁世凯一步步夺权的过程 过渡:这样,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就这样夭折了。但为什么 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呢?请同学们看下面这则材料分析原因 材料研读材料研读: 辛亥革命的领袖们, 认识到要救国必须革命, 明确提出推翻皇权, 平均地权, 建立民国, 振兴中华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但领导中国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13、先天不足, 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 没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 革命进行到底。辛亥革命最终失败,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完全破灭。 请根据材料内容说说,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生归纳,教师点拨: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纲领。 总结: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 革命纲领。革命党人不敢触动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特权,反而希望得到他们的同情和支持,没 有认清他们的本质, 也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彻底摧毁旧的国家机器, 最终是袁世凯的 反动统治取代了清王朝。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理解辛亥
14、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师过渡: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但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还是寄希望于一纸法 令来束缚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手脚,他们能成功吗? 三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掌握该约法颁布的时间、颁布机构、内容、性质和地位。掌握该约法颁布的时间、颁布机构、内容、性质和地位。 第 6页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下面这部法律文献的部分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国民部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 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
15、立; 思考: (1)依据材料提炼这部法律文献的主要内容(四字) (2)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法律文献 (3)这部法律文献提出有何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法律文献,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文献,进一 步理解这部文献的性质和意义 总结: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 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 治的道路,制定了这部文献。虽然这部文献没能实现它的目的,但它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规定了人民享有的权利与义务; 具有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中的一块光辉的里程碑。 2.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材料:1925 年 3 月
16、 12 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 59 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 书写挽联纪念,其中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竞之功。 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具有什么历史意义?还有什么 遗憾? 总结: 历史意义: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 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遗憾: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 改变。 第 7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发展 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 辛亥革命民国建,中山就任大总统。辛亥革命民国建,中山就任大总统。 帝制终结约法颁,三权分立体制建。帝制终结约法颁,三权分立体制建。 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治上了台。窃国大盗袁世凯,军阀统治上了台。 【设计意图】以顺口溜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课内容,通俗易懂,顺口好记,并为下一课北 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