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844222       资源大小:142.7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4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第 1 页 共 13 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75 分钟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 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A.反映城邦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 B.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C.反映了王权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D.表明专制帝国统治者威严至高无上 2.公元前 18 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 自读碑上内容

    2、,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 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天方夜谭 D.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3.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 十二铜表法 4.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 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

    3、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埃及人挖出的河流 5.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 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各国 第 2 页 共 13 页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6.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 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

    4、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7.罗马法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长达 1 000 多年。其中,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D.论法的精神 8.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债权人可以把他卖至第聂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B.缓和阶级矛盾 C.废除贵族特权D.维护平民利益 9.公元 8 世纪中期,教皇为丕平加冕。丕平为酬谢教会相助,把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送给教会,史称“丕 平献土”。该历史事件最能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

    5、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0.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也举行过各式各样的仪式,如婚礼、加冕、 葬礼等。可见在中古时期基督教对的影响比较大() A.社会经济B.政治制度 C.文化与生活D.战争与和平 11.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 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 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B.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C.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编撰罗马民法大全 12.在古代印度规定,贱民出门要敲击

    6、瓦罐,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臭水沟一样纷纷躲在路旁。同样是人, 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 A.古代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古代印度受多种宗教影响 第 3 页 共 13 页 C.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古代印度人多数信奉佛教 13.婆罗门自己说,我们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广大的吠舍则认为,婆罗 门的高贵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 A.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 C.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 D.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 14.高丽王朝时期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

    7、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 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主张完全传承民族文化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15.某历史活动课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万叶集与源氏物语 、大和绘与浮世绘及假 名字母,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俄罗斯文化B.朝鲜文化 C.印度文化D.日本文化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 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君主的称号)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

    8、拜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 A.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B.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决定因素 C.太阳神是印加帝国唯一的信仰 D.印加帝国宗教狂热并修建金字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17 题 14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2 分,20 题 12 分,共 52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 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们依靠对于民众欲望的顺从获得自己的私利。在古希腊时期,受到过 良好教育的公民只是极少数,当他们在公民大会上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定时,由

    9、于缺乏相应的智慧,因而也 就不具备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且,他们往往受少数人的操控,那些善于煽情的少数人能够左右多数人的情 绪。 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 第 4 页 共 13 页 材料二柏拉图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儿童 6 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 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很丰富, 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 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 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 1720 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 意志和勇敢,

    10、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 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接受教育。最后阶段的教育主要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 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学生 50 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刘新科外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并谈谈你对这些看法的认识。(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6 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 带之制示之”另外,琉

    11、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 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人迹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 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世纪之久的时间里,前后深入探 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纪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琉球国学习中华文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 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玛雅文明除了“金字塔”与“精巧的文字”之外,还

    12、有哪些重大成就?(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4 分)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 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第 6 条 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 7 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隶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或奴隶,或女奴,或牛,或羊,或驴,或 不论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第 23 条 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劫发生地

    13、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 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 第 24 条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第 196 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 199 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 200 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第 5 页 共 13 页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12 分)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埃及组 金字塔

    14、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印度组 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 刹帝利可以 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中娶一个妻子。” 摩诃婆罗多 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 罗马组 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 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 十二铜表法第一表传唤 罗马法具有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倾 向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一组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 分) (2)请补充材料或修改结论,使不能直接推导的各组的结论与材料匹配。(10 分) 第 6 页 共 13 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测试卷 解析版 (时间:75 分钟

    15、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1.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 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A.反映城邦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 B.反映了两河流域人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C.反映了王权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 D.表明专制帝国统治者威严至高无上 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城邦贵族与城邦首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反映了王权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故 C 项 正确。 答案:C 2.公元前 18 世纪某国王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 自

    16、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当得到的权利,从而 获得安慰。”这些石碑上的“条款”来自() A.查士丁尼法典 B.汉谟拉比法典 C.天方夜谭 D.积分和方程计算法 解析:依据“公元前 18 世纪某国王”,结合所学可知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汉谟拉 比法典 ,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 项符合题意。 答案:B 3.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这一地区的是() A.象形文字、金字塔 B.种姓制度、佛教 C.楔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典 D.公元纪年、 十二铜表法 解析:象

    17、形文字、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成果,种姓制度、佛教属于古代印度文明,楔形文字、 汉谟拉 比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成果,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文明的成果,故 C 项正确。 答案:C 4.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有:“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 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第 7 页 共 13 页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是埃及人挖出的河流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 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

    18、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 产,古埃及文明得以孕育、繁衍。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C 5.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大量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 拉伯文,这些后来又成为欧洲中世纪大学兴起的重要条件,同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 B.西方文化与阿拉伯文化同源 C.阿拉伯文化领先世界各国 D.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中“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是经由阿拉伯传入欧洲的”可知,阿拉伯人担当了沟

    19、通东西 方文化的角色,故 A 项符合题意;西方文化的渊源是雅典文明,阿拉伯文化是伊斯兰文明,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题干是说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故 C 项不符合题意;阿拉伯数字来源于印度,故 D 项错误。故 选 A 项。 答案:A 6.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 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 A.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B.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 C.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 D.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 解析:根据材料“古希腊先哲柏拉图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

    20、”“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 性”,可知两人均倡导理性,故选 C 项;材料反映的是二人对艺术的理解,排除 A 项;“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 德”是苏格拉底的观点,排除 B 项;“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排除 D 项。 答案:C 7.罗马法产生、发展与完善的过程长达 1 000 多年。其中,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D.论法的精神 解析:公元前 450 年左右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B 项正确;习惯法不是成 文法,A 项错误;公民法包含习惯法和成文法,C 项错误;论法的精神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

    21、想家孟德斯鸠 第 8 页 共 13 页 的作品,D 项错误。 答案:B 8.十二铜表法规定,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债权人可以把他卖至第聂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B.缓和阶级矛盾 C.废除贵族特权D.维护平民利益 解析:据材料 “债务人若无力偿还债权人的债务,债权人可以把他卖至第聂伯河以外的任何地方”可知, 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但这一规定不会缓和阶级矛盾,A 项正确,B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十二铜表法 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贵族利益,没有废除贵族特权,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维护平民利益,D 项错误。 答案:A 9.公元 8 世纪中期,教皇为丕平加冕。

    22、丕平为酬谢教会相助,把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送给教会,史称“丕 平献土”。该历史事件最能说明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解析:“教皇为丕平加冕”体现的是国王须通过教皇为其加冕的这种君权神授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也说明了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高于以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王权这一社会特征,故 A 项正确。 答案:A 10.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也举行过各式各样的仪式,如婚礼、加冕、 葬礼等。可见在中古时期基督教对的影响比较大() A.社会经济B.政

    23、治制度 C.文化与生活D.战争与和平 解析:据题干中的“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婚礼、加冕、葬礼”,可见在中古时期基督教对文化与生 活的影响比较大。 答案:C 11.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 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 () 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 B.兴建圣索菲亚大教堂 C.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D.编撰罗马民法大全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故 A 项错误;兴建教堂不属于 “智力成就”,故 B 项错误;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并非查士丁尼所独有,故 C 项错误;查士丁尼对罗马

    24、法的主 第 9 页 共 13 页 要贡献为主持编纂罗马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备,因此本题选 D 项。 答案:D 12.在古代印度规定,贱民出门要敲击瓦罐,路上行人就会像要避开臭水沟一样纷纷躲在路旁。同样是人, 他们却被看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样的情景是由于 () A.古代印度社会长期分裂 B.古代印度受多种宗教影响 C.古代印度盛行种姓制度 D.古代印度人多数信奉佛教 解析:“贱民”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产物,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C 项正确。 答案:C 13.婆罗门自己说,我们之所以高贵,是因为拥有广博的知识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而

    25、广大的吠舍则认为,婆罗 门的高贵是因为他们的出身。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 A.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 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解释 C.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认识 D.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理解 解析:题干材料从婆罗门和吠舍的不同观点说明了婆罗门拥有高贵地位的原因,而婆罗门和吠舍是种姓 制度的不同等级,这表明对同一历史事物因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观点,故 A 项正确;B 项中“不同的时代”、 C 项 中“不同的民族”、D 项中“不同的国度”三者的说法均错误。 答案:A 14.高丽王朝时期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 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

    26、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主张完全传承民族文化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解析:材料“其礼乐诗书之教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不必苟同”强调的是高丽在学习中华 文明的同时,需要保持自身的传统,故C 项正确;材料反对全盘吸收中国文化,A项排除;材料中认为“宜法中华”, 可知 B 项错误;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的说法片面,D 项排除。 答案:C 15.某历史活动课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万叶集与源氏物语 、大和绘与浮世绘及假 名字母,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俄罗斯文化B.朝鲜文化 第

    27、 10 页 共 13 页 C.印度文化D.日本文化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万叶集与源氏物语 、大和绘与浮世绘及假名字母和日本有关,故选 D 项。 答案:D 1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指出,复杂的朝廷仪式和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 国的统一,这一宗教认为印加(君主的称号)是太阳的后裔,在太阳礼拜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由此可知 () A.国教崇拜显示了君权神授色彩 B.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决定因素 C.太阳神是印加帝国唯一的信仰 D.印加帝国宗教狂热并修建金字塔 解析:材料信息主要体现了太阳崇拜的国教和“印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印加”是君主的称号,宗 教与君主统治结合

    28、,显示了君权神授的色彩,故 A 项正确;由材料信息“基于太阳崇拜的国教,进一步促进了帝 国的统一”可知,宗教崇拜为帝国统一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因素,B 项错误;太阳神是印加帝国的主要信仰,而非 唯一信仰,且材料并未体现出来,C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宗教狂热并修建金字塔,D 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17 题 14 分,18 题 14 分,19 题 12 分,20 题 12 分,共 52 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柏拉图认为:在雅典民主政治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 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们依靠对于民众欲

    29、望的顺从获得自己的私利。在古希腊时期,受到过 良好教育的公民只是极少数,当他们在公民大会上参与国家重要事务的决定时,由于缺乏相应的智慧,因而也 就不具备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而且,他们往往受少数人的操控,那些善于煽情的少数人能够左右多数人的情 绪。 摘编自申林论柏拉图对民主制的批评 材料二柏拉图提出了强迫儿童受教育的主张。儿童 6 岁开始入男女分校学习,接受同样的教育,并且根 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分别进入国家办的文法学校、弦琴学校和体操学校学习。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很丰富, 包括阅读、书写、计算、唱歌、音乐、体操、骑马、射箭等。16 岁毕业后,大多数人,尤其是手工业者、农民 的子弟要进入社会做一个顺

    30、从的劳动者。 而奴隶主子弟在 1720 岁期间要接受较高一级的教育,培养他们的 意志和勇敢,使之成为保卫国家的军人。这一阶段的学习结束后,大多数奴隶主子弟担负起保卫国家的职责, 成为军人。只有极少数的人可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接受教育。最后阶段的教育主要研究辩证法,培养学生用 理智去衡量各种事物。学生 50 岁毕业后可担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同时也成为哲学王。 摘编自刘新科外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看法并谈谈你对这些看法的认识。(8 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6 分) 答案:(1)看法:雅典领袖人物的产生过于随意;过于顺从民意

    31、易削弱领袖的政治领导能力;大多数公民缺乏 第 11 页 共 13 页 治理国家的智慧,易受少数善于煽情的人的操控。 认识:有一定道理,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2)特点:男女分校接受教育;国家主办教育;按理想国的三个等级培养人才;按教育对象与培养目的分别进 行普通教育、高等教育、哲学教育;以哲学王为最终培养目标;重视教育对国家和社会的作用。 1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 年),琉球国中山王遣使来华,要求“给赐冠带”明朝皇帝“命礼部图冠 带之制示之”另外,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之俗为儒雅之风

    32、”,全国上下,“渐染华风,祀先 圣,兴学校,家购儒书,人崇问学”,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人迹罕至的墨西哥丛林里,隐匿着庞大的玛雅文明遗迹。金字塔的石造建筑雕刻着神秘的人像 与精巧的文字,验证玛雅王朝曾经辉煌的年代。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在相隔一世纪之久的时间里,前后深入探 索这座失落的城市。 纪录片失落的玛雅文明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归纳琉球国学习中华文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7 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玛雅文明除了“金字塔”与“精巧的文字”之外,还有哪些重大成就?(3 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

    33、析影像资料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4 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命礼部图冠带之制示之”“琉球国还仿照中国之制设立学校”“改粗鄙 之俗为儒雅之风”可从服饰礼仪、设立学校、教授儒家文化等方面归纳琉球国学习中华文化的内容;第二小问 根据材料一“使得琉球国国内移风易俗,逐渐变化为衣冠礼义之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移风易俗、 儒学文化 传播、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琉球国学习中华文化的影响。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第(3)问,关键注意 “史学研究中”,从史料和历史间的关系思考回答。 答案:(1)内容:学习中国的服饰礼仪文化;仿照中国设立学校,教授儒家文化。影响:

    34、促使琉球国国内移风易 俗,使其由野蛮社会向文明时代转变;有利于儒学在东亚的传播,进一步巩固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 加强了中国和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2)成就:玛雅人发明了“玛雅历”;玛雅人创造了20 进制,在计算中引入“零”的概念;玛雅人培植了诸如玉米、 西红柿、南瓜等许多农作物。 (3)地位和作用:史料是研究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史学家借以“重现”历史的基础,它决定着历史事实 的真伪和历史认识的正误。影像资料是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

    35、除不法邪恶之 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马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第 6 条 自由民窃取神或宫廷之财产者应处死,而收受其赃物者亦处死刑。 第 7 条 自由民从自由民之子或自由民之奴隶买得或为之保管银或金,或奴隶,或女奴,或牛,或羊,或驴,或 不论何物,而无证人及契约者,是为窃贼,应处死。 第 12 页 共 13 页 第 23 条 如强盗不能捕到,被劫者应于神前发誓,指明其所有失物,则盗劫发生地点或其周围之公社及长 老,应赔偿其所失之物。 第 24 条 倘生命被害时,公社与长老应赔偿其亲族银一明那。 第 196 条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 第 199 条 倘彼损毁自由民之

    36、奴隶之眼,或折断自由民之奴隶之骨,则应赔偿其买价之一半。 第 200 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摘编自汉谟拉比法典 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12 分) 答案:示例一: 观点:汉谟拉比法典保留同态复仇习俗。 阐述:汉谟拉比法典第 196 条和第 200 条具有“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同态复仇原则,即氏族、部落成 员在受到外来伤害时,受害人给对方以同等的报复,以命偿命,以伤抵伤。从汉谟拉比法典可以看出,在古 巴比伦王国的阶级社会里,依然保留这一传统风俗。这种同态复仇原则忽略了伤害的主观故意和无意,也因此 势

    37、必激化社会矛盾,违反了人道主义精神。 示例二: 观点:汉谟拉比法典具有人文价值。 阐述:汉谟拉比法典第 23 条和第 24 条反映了为减轻个人财物损失,由公社及长老赔偿被劫者财物, 带有一定的福利性质,同时,公社及长老赔付给逝者慰问金和抚恤金,体现出一定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示例三: 观点:汉谟拉比法典彰显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阐述:汉谟拉比法典第 6 条和第 7 条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对私有财产的保护以及对财产契约的重视。 汉谟拉比法典维护私有财产的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 下表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

    38、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组别材料结论 埃及组 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印度组毗湿摩说:“婆罗门可以娶三个妻子。 刹帝利可以 种姓制度造成印度社会阶层的隔离 第 13 页 共 13 页 娶两个妻子。吠舍只可以从本种姓中娶一个妻子。” 摩诃婆罗多 罗马组 三、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 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 十二铜表法第一表传唤 罗马法具有维护贵族和富裕平民的倾 向 (1)上述各组的结论,哪一组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来的?(2 分) (2)请补充材料或修改结论,使不能直接推导的各组的结论与材料匹配。(10 分) 解析:第(1)问,需要综合判断三组材料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埃及组中通过金字塔可以得出结论,但印度组和 罗马组都只有文献史料,不能推导出结论。第(2)问,需要注意有两个思路,既可以修改材料,也可以修改结论,择 其一即可。 答案:(1)埃及组。 (2)印度组:补充历史文献。或修改结论为“种姓制度下各种姓的法律地位不同”。 罗马组:材料不能推导结论,换材料,或修改结论为“罗马法体现了尊重被告的观念”。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