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迪克西岛教学设计迪克西岛教学设计 【创新出处】【创新出处】 1.口琴课堂教学与迪克西岛乐曲欣赏的有机结合:“一举两得”。 温州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器乐教学应与歌唱、鉴 赏、创造等教学密切结合,展现音乐课堂的综合美。 ” 2.以“美国民歌”为切入口,在一节课内将哦,苏珊娜、迪克西岛 和Dixie三首作品整合,使得课堂内容更丰富多彩。 温州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 “人文渗透引导学 生正确认识“音乐与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审美启发从各个侧面展现 音乐作品的多维性、多元性。” 3.用口琴演奏、分组律动、帽子传递的方式,引领学生听觉,促进音乐理解 的步步深入。 温州市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常规“从音
2、响出发,以听赏为 主合理把握整体与局部聆听、单次与多次聆听、重复与对比聆听、泛听与精 听的关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听觉效益最大化。” 【单元浏览】【单元浏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内容围绕“悠扬民歌”主题开展。作品是 民歌或民间音乐素材创作起来的作品,其中欣赏作品两首:云南同名民歌改编的 管弦乐是小河淌水 ,美国民歌改编成的乐曲迪克西岛 ;歌曲两首:彝族风 格赶圩归来啊哩哩和藏族风格妈妈格桑拉 。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六 (2) 班的学生已建立基本的音乐学习习惯, 具备简单的识谱、 视奏、 欣赏、合作等音乐能力,能用口琴吹奏 3 孔(低音 sol)到 10 孔(高音 mi)
3、 的音,乐于参与器乐小合作及师生、生生合作方式的游戏、律动等。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迪克西岛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悠扬民歌中的一首欣赏 作品。乐曲由美国民歌迪克西改编而成,由口哨和短笛担任主奏乐器。C 大调,2/4,曲调轻快活泼,情绪悠闲自得,作品结构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内容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与歌颂。本课同时是小学段最后一件乐器短 笛的学习。 介于学情和教材的分析,本课设计将哦,苏珊娜的二声部演奏加上康 佳鼓的固定重拍、沙锤的乐句后缀伴奏进行展示为“序序”,在迪克西岛的 乐曲欣赏中契合口琴骨干音及乐句末音的衔接练习为“纬纬”,用表格形式对各 乐段进行从“体验”到“概念”的梳理为“
4、经经”,分组律动、传递帽子为“点点” , Dixie歌曲欣赏当“尾尾”,进行对音乐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的进一步学 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情感(一)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价值观 1.在聆听乐曲迪克西岛中,感受轻快活泼、悠然自得的情绪; 2.从各乐段的音乐要素对比中,更深层次地挖掘民歌风格形成的原因,体会 乐曲中所蕴含的对家乡的思念与歌颂; 3.了解因不同地域、文化而产生的不同表达方式,以点带面,激发对民歌的 探究欲望。 (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口琴吹奏、律动感受、对比欣赏、参与表现、表格梳理等方法 感受乐曲表达的情感,并能用短促、轻巧的技巧吹奏口琴参与表现。 (三
5、)知识与技能:(三)知识与技能: 1.能用口琴在乐曲迪克西岛中参与骨干音及句末音的演奏; 2.能听辨出短笛与口哨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 3.能在体验中感知乐曲的结构“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能听辨出短笛的音色; 2.能用口琴演奏参与乐曲的聆听。 【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康佳鼓 、沙蛋、尤克里里、钢琴、口琴、帽子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展示导入展示导入链接学习链接学习 (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 在听、吹哦,苏珊娜中巩固“旧知”,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音乐风格, 初步表现乐曲的旋律节奏、情绪特点。链接“美国歌曲”,引出“新知”。 (二)活动步骤(二)活动步
6、骤 1.师生问好。 2.师尤克里里弹唱哦,苏珊娜。背景滚动播放美国乡村图 3.出示合奏谱,生用口琴、康佳鼓、沙蛋复习小器乐合奏哦,苏珊娜。 4.链接“美国音乐相关知识”(四种主要音乐风格:布鲁斯、爵士乐、乡村音乐 与摇滚乐),导入迪克西岛的学习。 (三)设计理念(三)设计理念 音乐是表现艺术,师用亲身示范展开本课教学,意在激趣。用学生复习展示 已学的 哦, 苏珊娜 器乐小合奏, 促进孩子们的音乐感受能力与表现能力提升, 同时为新授作好了铺垫。 二、二、口琴参与口琴参与重点聆听重点聆听 A A (一)活动目标(一)活动目标 聆听乐曲 A 主题,抓住短笛旋律与口哨节奏特点,用轻巧、短促吹奏口琴的
7、方式参与表现。 (二)活动步骤(二)活动步骤 1.聆听全曲,完整感受,并听辨出乐曲的主要配器和情绪。 2.聆听 A 主题的短笛版块,抓骨干音学习: 1)用柯文尔手势辅助演唱骨干音; 2)出示曲谱,口琴吹奏骨干音; 3)随乐口琴吹奏骨干音,小结:音的排列规律,有什么作用? 4)聆听中,用轻巧、短促的音色,集中气口吹奏口琴的方式体验表现。 3.聆听 A 主题的口哨版块,抓典型节奏型学习: 1)听音乐,找找“出现最多的节奏型” ; 2)在师哼唱的旋律中接拍切分节奏型; 3)练习用口琴接吹乐句末尾俩音; 4)聆听音乐中,用口琴接吹乐句末尾俩音 4.聆听 A 主题,分别用口琴吹奏“短笛”处的骨干音与“口
8、哨”处句末音。 5.结合表格梳理 A 主题音乐的速度、音区、配器、情绪特点。 (三)设计理念(三)设计理念 音乐是听觉艺术, 第一次的完整聆听为感知乐曲的整体音乐情绪与风格奠定 基础。A 主题是全曲的重点,如何将主题聆听更深入人心,做到精听主题音乐? 围绕这个问题, 我设计了多维度的聆听 (骨干音、 典型节奏型) , 逐层加深对“短 笛”音色、乐段旋律的熟知程度。最后,在体验的基础上,用表格的形式对乐段 进行理性梳理,符合六年级学生理性学习的需求,能促进音乐实践音乐理论 的认知。 二、二、帽子传递帽子传递对比聆听对比聆听 AA (一)(一)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1.对比聆听 A,感知乐段“变化重
9、复”特点; 2.能用帽子传递的方式体验乐曲。 (二)活动步骤(二)活动步骤 1.聆听 A,对比与 A 乐段的异同。 2.结合聆听体验,小结、完成表格中各音乐要素的异同。 3.用重复的四个动作:拍手、拍腿、右手抓帽子、右手传递帽子,并练习。 4.聆听 A中,传递帽子体验。 (三)(三)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用感性的联觉(视觉、动觉、听觉)加上师生、生生间的合作方式体验有趣 的帽子传递,游戏中轻松聆听,专注聆听,到达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三、分组律动分组律动辨别聆听辨别聆听 B B (一)(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能用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乐器。 (二)(二)活动步骤活动步骤 1、听迪克西岛全曲,辨别 A
10、与 A在全曲中出现的位置,并由此认知乐曲的 结构ABA(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 2、聆听 B 段,猜猜先后出现的四种乐器分别是什么? 3、聆听 B 段,看看师的动作分别代表什么乐器,并数一数各个乐器展示的时长 是几拍? 4、聆听 B 段,分小组律动体验钢琴、吉他、短笛、单簧管的音乐。 (三)(三)设计理念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用“猜一猜,记一记,分组表现比赛”的简约方式, 激发学生主动聆听的欲望,达到听辨不同乐器音色的目的。 四、四、尽情表现尽情表现全曲聆听全曲聆听 (一)(一)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在聆听全曲中,能主动用口琴律动传递的方式体验、表现。 (二)(二)活动步骤活动步骤 1
11、、结合表格,小结 B 段及其他两个乐段的音乐要素特点,以及形成的音乐情绪、 风格。 2、回顾,各乐段的体验方式 3、聆听全曲,用不同方式参与表现各段:A 用短促、轻巧的音色吹奏口琴;B 分组律动;A帽子传递 五、五、丰富感受丰富感受拓展聆听拓展聆听 ( (一一) )活动目标活动目标 了解迪克西岛的创作背景,了解民歌是最接地气的情感表达方式,能激 发学生主动了解其他民歌的欲望。 (二)(二) 活动步骤活动步骤 1.师讲解迪克西岛的创作背景。 2.聆听原文版歌曲Dixie 。 3.对比器乐版、声乐版迪克西的异同与感受。 4、小结:民歌是最能表达、内心情感的的产物,让我们继续去发现、去探寻更 多优秀
12、的民歌 (三)设计理念(三)设计理念 “朔本探源” ,在完整聆听体验的基础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作品的源头做 进一步的了解,更深层次地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与根基,加深对音乐作 品的文化理解。以 “点” (美国民歌)带“面” (世界各国优秀民歌) ,促进进一 步学习世界各国优秀民歌的欲望,为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一、一、选题说明选题说明 选择乐曲迪克西岛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基于以下思考: 其一、作为“民歌”主题学习的一节欣赏课, 迪克西岛与小河淌水 有着一样的同一主题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呈现的特点,是学习世界其他民族音乐 的优秀素材。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要学习不同
13、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 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 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 其二,六(2)日常便有口琴进课堂教学,口琴音色清亮、舒适,与迪克 西岛的曲风相近,可以很好的辅助乐曲的欣赏和聆听,能更有效的表现音乐情 绪、风格。 二、二、问题聚焦与难点突破问题聚焦与难点突破 本课教学中,以“关键问题”引领课堂学习,聚焦“学为中心”的学习活动 设计,以口琴为道具,以不同形式“表现乐曲轻快活泼、悠闲自得的情绪”为教 学切入点。其中,主题 A 的精听是关键。抓住 A 乐段短笛版块旋律的特点和口哨 部分的节奏特点进行“梯度
14、聆听” ,口琴参与演奏骨干音和句末音表现,很好的 达成了目标。另外,我遵循先体验后概念的理念,在各环节的聆听、体验后,都 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进行梳理汇总,让无形的音乐化为有形的知识,增进了学生 对音乐的理解与记忆。 欣赏课重在聆听,多维度的聆听,为保有学生的聆听兴致,更深入地感知乐 曲情绪与变化,我设计了 A 乐段口琴演奏,B 乐段分组律动,A乐段帽子传递等 不同形式,进行递进式地体验,学生在聆听中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三、三、不足与改进不足与改进 本课教学遵循音乐科学性质,强调学为中心的理念,但存在不足和遗憾。在 完整聆听中对于作品的曲谱未进行整谱视唱;对于迪克西岛作为美国音乐, 具有布鲁斯音乐风格:2/4 拍,带有切分节奏,极具个性等,未有给予补充讲解; 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表现缺乏创造性等。 “关注学生”将成为我今后努力改进,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