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2.地形倒置的成因? 长江三峡 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冲积扇地形 亚马逊河 心形岛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长江三峡 科罗拉多大峡谷西藏冲积扇地形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桑落洲 莫问桑田事, 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 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悠。 唐朝 胡玢 学习目标 1.研读文本,结合271BAY资源,能自主绘制 河流地貌的示意图。 2.通过完成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演示实验,能 准确表述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3.列举2-3个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的案例,与大家分享交流。 河床:河谷中平水期(指水位处
2、于河流年均水位位置)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 河槽。 河谷:河流流经的介于山丘间的长条状倾斜凹地。 河口:指入海口处。 溯源侵蚀:河流沟谷发育过程中,水流冲刷加剧。下切侵蚀加深河床沟床,受冲刷部 位随物质蚀离,向上游源头侵蚀后退的现象。又称向源侵蚀。 自主学习 展示内容展示安排 一、迅速梳理回顾 预习内容 二、自主思考、探 究探究案的问题, 每个问题写出思 路、要点 上游地区成果展示前黑板 中游地区成果展示前黑板 下游地区成果展示后黑板 河流对于聚落的影响 后黑板 冲(洪)积扇发育在山前 扇顶 扇缘 河流堆积地貌 地貌特点: (1)形状:以谷口 为顶点呈扇形。 (2)地势:冲积扇顶 端到边缘
3、地势逐渐 降低。 (3)颗粒:堆积物颗 粒由粗变细。 读下图,回答问题。 2、沿A 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 黏土、砾石、粉砂 B. 粉砂、黏土、砾石 C. 砾石、粉砂、黏土 D. 砾石、黏土、粉砂 1、图示地貌属于( ) A.冲积扇 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 D.河口三角洲 A C 河漫滩平原 河漫滩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河漫滩,河流 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常限于河流凸岸 ) 凸岸堆积 凹岸侵蚀 A B AB 凹岸 凸岸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 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 力的作用下,由凹
4、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 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 三角洲-河口处 中上游携带大量泥沙; 入海口潮流作用很弱; 河口潮流的落差小。 黄河三角洲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泥沙来源丰富 河流泥沙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 2.河流动力弱地形、海潮的顶托作用 河口区是河流、潮流、波浪和沿岸流等各种动力的消能区,在 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泥沙就会堆积。 3.海洋动力较弱潮差大小 如果海洋动力作用强,可将河口泥沙带走,使泥沙难以堆积。 例如钱塘江口。 4.口外海滨区域区水浅 海滨水浅对波浪和潮汐均有消能作用,造成较为安静的沉积 环境,有利于三角洲的生成。 1
5、.泥沙来源丰富 河流泥沙量是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 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带走,在河口地区沉 积。 如果海洋动力作用强,可将河口泥沙带走,使泥沙难 以堆积。例如钱塘江口。 3.滨海地区地势平坦 有利于泥沙堆积和三角洲的发育。 C B A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河谷的演变河谷的演变 初期(上游)初期(上游) _和和_侵蚀为主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河谷横剖面呈_形形 中期(中游中期(中游 ) _侵蚀减弱,侵蚀减弱,_ 侵蚀加强侵蚀加强 河谷展宽河谷展宽 成熟期(下游)成熟期(下游) _侵蚀为主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河谷横剖面呈
6、_形形 V 下蚀 溯源 下蚀 侧蚀 槽 侧 蚀 河谷河谷加深和延长加深和延长 向两岸侵蚀拓宽向两岸侵蚀拓宽 河流与聚落规模 河流稀少地 区,耕地连 片,聚落规 模较大 河网密布地 区,耕地破 碎,聚落规 模较小 华北平 原 江南水乡 聚落一般沿河 成线状分布 聚落一般分布 在冲积平原向 山坡过渡的地 带 河流与聚落分布 平原低地 山区河谷 加高加固河堤 聚落要高于洪 水位,而且要 避开滑坡、泥 石流等自然灾 害 趋利避害 平原低地 山区河谷 地形区聚落分布原因聚落形状 高原深切河谷两岸 的河漫滩平原 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 肥沃、水资源丰富 多成狭长 带状 山区洪积扇、冲积 扇和河漫滩平 原
7、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 土壤肥沃 多成条带 状 平原沿河聚落带, 沿海聚落带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 资源丰富、河网密布、交 通便捷 带状、团 状 归纳总结:高原、山地、平原地区聚落分布状况 1.图示河流阴影部分的 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流水的( ) A侵蚀作用 B风化作用 C溶蚀作用 D堆积作用 2.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1)处。凸岸。 (2)“古岸”指长江南岸;因为水在流动过程中受地转 偏向力和惯性离心力影响,长江北岸堆积,南岸受 侵蚀(古岸崩欲尽)。 (3)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平坦的地形。 河流地貌的发育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河流地貌对聚落
8、分布的影响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出山口处:洪积冲积平原或洪积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河漫滩 入海口:三角洲平原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江心洲江心洲 江河中的沙洲。由河漫滩相和河床相沉积而成。它是由心滩不断增大淤高而成。有的江心 洲高出平水位以上,洪水泛滥时顶部盖上悬移质泥沙;有的江心洲长期出露水面,洪水期也 不没入水面以下。它们都比心滩稳定,一般是洲头冲刷,洲尾沉积,使江心洲不断下移。 如长江下游的太平洲、长江口的崇明岛、湘江中的橘子洲等。 成因成因 浅滩形成后,增大了浅滩滩面上的糙率,引起流速减小,浅滩滩面上水流的挟沙力降低, 使床
9、质泥沙继续在浅滩上沉积下来,浅滩便可继续发展,使之在枯水期出露水面,称为心 滩。心滩是江心洲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心滩表面上,常常形成许多沙波。所以心滩表面的阻力不仅比所在河床明显增加,而且 比浅滩也显著增大。由于心滩的规模比浅滩大,对水流的阻力也显著增大,所以心滩形成 后,洪水流过心滩表面时,由于流速明显减小,使大量较细的泥沙在心滩表面沉积下来, 心滩的高度也随之淤高,逐渐地高出年平均水位,便形成江心洲。 因江心洲高出年平均水位,所以在枯水期与中水期不被水流淹没,在洲面上能生长一年生 植物。随着植物复盖率增大,糙率显著增大,故洲面上植物生长后,洲面糙率增大,使水 流流速显著减小,挟沙力明显降低
10、,更促使洲面沉积抬高。因江心洲是在流速很小的情况 下沉积的,所以洲面上的沉积物多属粘性土与细粉沙。 2 类型类型 1.石质江心洲 石质江心洲形成条件基本上与石质浅滩中的礁石滩与坠石滩相同,主要分布在山区侵蚀河 流的河床上,所不同的是其高程比浅滩高,一般高出中水位以上,面积也比石质浅滩大, 所以更为稳定。例如长江宜昌河段的西坝,由自垩系粉沙岩组成的石质江心洲,洲与汊道 都十分稳定。在洲发现西周一战国时期的文物,在西坝定汊道称为长江宜昌三江汊道,在 河床中的河床相卵石层里,发掘出古树,经 C14 年代测定为 6570 年110 年,说明西坝与 三江汊道至少有六千年的历史。 2 2.冲积江心洲 大多
11、数冲积江心洲的形成条件也基本上同冲积浅滩,但浅滩是否能发展成江心洲,主要决 定于浅滩能否产生积累性沉积与浅滩的稳定性。如果在洪水期当水流漫过浅滩或心滩时, 能把大量悬沙与粘性泥沙沉积在浅滩上,使浅滩上河漫滩相沉积层不断加厚。因粘性土抗 冲性较大,使其稳定程度也增强。心滩稳定性增强后又有利于积累性的沉积,这样使浅滩 不断加高,高出中水位以上,面积也不断扩大,形成了江心洲。在浅滩中,汊道浅滩、汇 口浅滩、干支流汇口浅滩、河口拦门沙等,常常都发育成江心洲;而冲淤周期变化的交错 浅滩,不稳定的散乱浅滩,滩面冲淤变化较大,不利于洪水期积累性沉积,故不易发展成 江心洲。江心洲的历史较浅滩长,如长江马鞍山河
12、段的江心洲,在头条垄发掘有唐代的黄 釉执壶及绿釉的双系带等不同造型的瓷器,说明江心洲远在一千年前就已形成。山区河流 的冲积江心洲多由卵石与砾石组成。抗冲性较强,所以能长期保持稳定。 牛轭湖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 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 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成因成因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 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例如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 这些湖泊是由长江、汉水带来的
13、泥沙进入 古云梦泽堆积形成。位于江汉平原最南部的洪湖 又如黄河故道形成的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湖,面积达 220 平方千米。 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 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特别注意的是,截弯取直作用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随着河流的弯度越来越大,形成很窄的 “地峡”,这时可由一次特大洪水作用冲掉“地峡”,使河道取直,称为“截项取直”; 其二是沿着冲沟冲刷出一个新河床,使河道取直,称“冲沟取直”,也有人称“串沟取直” 。“截项取直
14、”表明河道的突然废弃,沉积序列为砂薄泥厚;而“串沟取直”表明了河道 的逐渐废弃,沉积序列为砂厚泥薄。岩体称透镜状,最大可延伸数十公里,厚可达数十米。 蛇曲形遗迹蛇曲形遗迹 定义:左右弯曲的蛇曲形遗迹。 所属学科:古生物学(一级学科);古生态 学、埋藏学、遗迹学(二级学科);遗迹学(三级学科)。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被称为河 曲或者蛇曲。 形成过程形成过程 当河流流经平坦的地区,如果抗冲刷能力弱的一侧河岸在河水侵蚀作用下坍塌,原来顺直 的河岸就会变得弯曲凹陷,表层河水将向凹处的河岸冲去。冲向凹岸的表层水流一部分受 离心力作用,冲向对岸,另一部分折向河底,形成底层水流,触及河底后,又变为上升流 返 回
15、河面,形成环流。与此同时,河水向下游的纵向流动并没有停止,横向的环流与纵向的 水流结合起来,构成了一种螺旋向前的水流。环流是造成蛇曲的主要力量:冲向凹岸的下 降水流流速快、侵蚀力强,使得凹岸后退,越来越凹;冲向凹岸的水流折向河底后,沿凸 岸一侧上升,上升的过程中水流速度变慢,携沙能力降低,泥沙不断在凸岸一侧下沉堆积, 使得凸岸变得越来越凸。 蛇曲形成后,河床的弯曲程度不断加大。与此同时,蛇曲扭转处上游与下游的河段也 越来越接近,形成如瓶颈般的“地峡”。洪水来临时,地峡很容易被冲破,河水沿着截弯 取直后的捷径顺直地注入下游河道,原先蛇曲上的弯曲河道也就成了静水湖泊,形如古代 “C”形的牛轭或者弯月,故称牛轭湖或者月亮湖。 自然形成条件自然形成条件 对平坦,河流有落差但不大。如果地表不平,河流上下游落差很大,河流向下切割的力量 大于向两侧侵蚀的力量,就会形成峡谷而不是蛇曲;还有地面的物质要软硬恰好、松散适 度,太硬了,河水切不下去;太软、太松散了,即使有了蛇曲,也无法保持长久。草原上 蛇曲最发达,我猜想原因是草原的地表有植物根系的联络固结,使得地表有了“韧性”, 就像水泥中有了钢筋,不易松散。河流一旦在草原上开始蛇行状的切割,形成的蛇曲形状 能够得到很好的保留。因此草原上的河流往往是蛇曲形的河流。而且草原上的蛇曲形河流 的河岸整齐有致,弯弯曲曲的河岸好像是刀子雕刻出来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