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0 页 1 13.3.穷穷 人人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穷人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 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 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 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 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 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 这篇课文多年来一直被选入小学课本,不仅因为文中人 物善良的品质感动着我们,课文在刻画人物时突出的写作技 法也非常值得学习,如:课文具体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两个 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让人品味到其复杂而多元的内心矛 盾,看到了穷人美好的
2、心灵;又如:文中对桑娜家庭环境与 自然环境的精心描写,对凸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 衬托作用;再如:渔夫回家后,侧重描写了渔夫与桑娜对话 时的语言、 神态描写, 使一个淳朴善良的渔夫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介绍】【作者介绍】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 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 年入喀山大学, 1847 年 第 2 页 共 10 页 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 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 年参加克里 米亚战争。
3、1855 年 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 年托 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 会罪恶的途径, 只好呼吁人们按照 “永恒的宗教真理” 生活。 1860186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 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99 年多部优 秀的作品问世。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 年 10 月从 家中出走,11 月 7 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 82 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马灯马灯 一种可以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 时能挂在马身上,因此而得名。沿海地区大部分用于船上, 也有船
4、灯的叫法,尤其是有风有雨的天气,真是渔民的照 明利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会写 15 个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3.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 方法。 第 3 页 共 10 页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 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5.通过学习感悟穷人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关心他人, 奉献爱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 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课时教学课时】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
5、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出示课件)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邻居西蒙病死后,主动收养了她 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4抽查生字,检查读书情况,并正音。 第 4 页 共 10 页 5默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2 自然段):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 娜焦急地等待出海捕鱼的丈夫归来。 第二部分(第 311 自然段):
6、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 发现西蒙死了, 便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部分(第 1227 自然段):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 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三、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三、抓住关键词,了解桑娜的心理活动 1.自由读课文第 111 自然段。了解人物桑娜,最能体 现桑娜从邻居家抱回孩子后的心情的词语是什么?(忐忑不 安) 2.思考: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了哪些事情?(学生自由交 流) 四、归纳小结四、归纳小结 教师:这些心理描写深刻地反映了桑娜矛盾的心理,表 现了她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 养长大的朴实、善良的美好品质。下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 家,体
7、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第 5 页 共 10 页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一、回顾导入,引入新知回顾导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故事情节,理 清了文章脉络。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渔夫一家,体会穷人的 美好心灵,感受人物形象。 二、研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二、研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崇高的品德 1.课件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屋外寒风呼啸食具在 搁板上闪闪发亮。 这些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的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从侧面烘托桑娜虽然贫穷,但她十分勤劳,而且她热 爱家人,热爱生活。) 2.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但是觉得非这样做 不可。(分男女读) (1)“这样做
8、”是指什么?“非这样做不可”是什么 意思? (2)你觉得为什么桑娜会这样做? (作为母亲,她可怜两个孩子;作为邻居,她必然要关 心西蒙留下的两个孩子;而作为需要抚养五个孩子的家庭主 妇,她会为今后的生活担忧。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 没有了母亲的抚养,十分可怜,所以没有多考虑,就把他们 抱回了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品质。) 第 6 页 共 10 页 3.师:桑娜看到西蒙的两个孩子,想都没有想就把他们 抱回家,她有担忧吗? 课件出示描写桑娜内心活动的句子:桑娜脸色苍白,神 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 好! (1)教师指导读这段话,抓住“忐忑不安、自作自受” 等词语来
9、理解,想一想这段话的大致意思。 (2)师:这段话里出现了几个省略号?请你想象此时 桑娜的内心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4.教师总结:作者细致地刻画了桑娜抱回两个孤儿以后, 紧张、担忧,甚至后悔的矛盾心理。造成桑娜内心矛盾的客 观原因,就是桑娜一家的生活十分艰难,而收养两个孤儿, 无异于在极为沉重的生活压力上,再增加一个包袱。作者通 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和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示了桑 娜善良而崇高的品德。 三、研读渔夫的高尚品德三、研读渔夫的高尚品德 1.师: 桑娜是善良的, 那么, 渔夫听到邻居去世的噩耗, 又做出了怎样的选择? 2.课件出示课文的重点句: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10、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 (“总能熬过去的”是说一定能度过艰难的日子,家里 虽穷,生活困难,但能熬过去。一个“熬”字,很恰当地写 第 7 页 共 10 页 出了渔夫的苦日子,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渔夫的坚强性格。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渔夫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 3.教师小结:这段话既是渔夫和桑娜的对话,也是渔夫 心理活动的写照。写出了渔夫在决定抱回两个孤儿之前的一 番深思熟虑。最后,他下定决心,宁可自己吃苦,也要把两 个孤儿抱回来抚养。“熬”字恰当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内 心世界。 四、课堂总结四、课堂总结 穷人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个读者。列夫托尔斯泰抓 住环境、人物内心活动进行描写,反衬出穷人高贵的品质
11、,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列夫托尔斯泰一生写下了很多作 品,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同学们只要用心去阅读,一 定会受益匪浅。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波涛 ( )的狂风 ( )的小屋 ( )的海风 ( )的神情 ( )的天气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 “他 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 第 8 页 共 10 页 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 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 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 揍我一顿也好! ” (二
1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 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嗯, 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 1解释词语。 (1)忐忑不安: (2)自作自受: 2.通过第一段文字中桑娜的_和_描写,我们 可以感受到_。 3. 第 二 段 文 字 细 致 描 写 了 渔 夫 的 _ 、 _和_。 4.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和渔夫是怎样的 人? 二、内容梳理。 穷人这篇文章是_国作家_写的。文章 记 叙 了 _ 的 故 事 , 真 实 地 反 映 了 _统治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 _美好品质。
13、 第 9 页 共 10 页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如果桑娜和渔夫站在了你的面前,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呢?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汹涌 肆虐 温馨 猛烈 严肃 恶劣 二、1.(1)心神不定。(2)自己做错了事,自己要承担后 果。 2.神态 语言 桑娜的担心和忧虑。 3.神态 动作 语言 4. 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三、俄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板书教学板书】 13.穷人 桑娜:朴实善良 渔夫:朴实善良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先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再带领学生 走近人物,最后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第 10 页 共 10 页 让学生从读中体会到渔夫一家的善良,达到陶冶情感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充分地让学生自说、自读、自评,让他们根据 自己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感受,说出感受。 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审美价值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