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导入一、导入乡愁是什么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 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 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 的夜晚,每阵歌的夜晚,每阵歌 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 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 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
2、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 ,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 古人的乡愁:古人的乡愁: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李白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王湾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崔颢 古往今来,乡愁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思乡的情古往今来,乡愁承载了多少文人墨客思乡的情 感,余光中的感,余光中的乡愁乡愁一诗也是这一题材的佳一诗也是这一题材的佳 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为我们营造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
3、进诗人为我们营造 的那隽永的乡愁的那隽永的乡愁。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余光中,台湾省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 永春,永春, 19281928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 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亡于华东和西南一带,19491949年年5 5月去香港,月去香港, 次年次年 5 5月迁居台湾,月迁居台湾, 19521952年在台湾大学外文年在台湾大学外文 系毕业,系毕业, 1958195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 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年获该大学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 省的几所大学任教。省的几
4、所大学任教。19751975年,他离台赴港,年,他离台赴港, 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 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年来,除散文集、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 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 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19711971年创作年创作乡愁乡愁时,余光中离开大陆已经时,余光中离开大陆已经 整整整整2020年,当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年,当时正
5、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 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之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之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 思,时而抬头远眺。思,时而抬头远眺。感情所至,感情所至,在台北厦门街的在台北厦门街的 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20分钟便写出了分钟便写出了乡愁乡愁 。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 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 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 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乡愁乡愁 的
6、创作背景的创作背景 后来啊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乡愁是一方矮矮坟墓 我在外头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母亲在里头 小时候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 票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余光中 长大后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 票票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新娘在那头 而现在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大陆在那头 二、朗读二、朗读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 /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7、/小 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 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乡愁乡愁朗读应注意的节奏、重音朗读应注意的节奏、重音 后来啊 乡愁 /是一方 /矮矮 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 /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 /是一湾 /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 /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 /是一枚 /小 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 /是一张 /窄 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在那头 乡乡 愁愁 第二节增加了遗第二节增加了遗 憾却又有丝丝甜憾却又有丝丝甜 蜜的语气蜜的语气 第一节稍平淡第一节稍平淡 ,回忆的口气,回忆的口气 第三节,
8、要体现出第三节,要体现出 深深的失落和痛苦深深的失落和痛苦 第四节,表现出第四节,表现出 惆怅之情。惆怅之情。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 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这 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全诗以时间的全诗以时间的 变化组诗,小变化组诗,小 时候时候长大后长大后后来后来现现 在在 ,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一)问题探究(一)问题探究 三、品味三、品味 3.3.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 ,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 把抽象的乡愁形象
9、化的?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诗人把乡愁投射于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邮票 ”“船票船票 ”“坟墓坟墓 ”“海峡海峡 ”四个具体可感的对四个具体可感的对 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 一种技巧:托物寄情。一种技巧:托物寄情。 4.4.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 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 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 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一枚一枚 ”“一张一张 ”“一方一方 ”“一湾一湾 ”四个数四个数 学量词和学量词和 “小小的小小的 ”
10、“窄窄的窄窄的 ”“矮矮的矮矮的 ”“浅浅的浅浅的 ”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 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 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 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5.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 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对应的是 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 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来、现在。诗人为这四个人生阶段分 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别找了一
11、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 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 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 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别表达了怎样的乡愁呢? 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邮票”、“船票船票”、“坟墓坟墓 ”和和“海峡海峡”; 一节中的一节中的“邮票邮票”表现的是表现的是:小时侯小时侯,母子分离母子分离,自自 己对母亲的思念;己对母亲的思念; 二节中的二节中的“船票船票”表现的是表现的是:长大后长大后,夫妻分离夫妻分离,增增 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添了自己与妻子分离的相思; 三节中的三节中的“坟墓坟墓”表现的是表
12、现的是:后来后来,母亲去世母亲去世,自己自己 对母亲的怀念;对母亲的怀念; 四节中的四节中的“海峡海峡”表现的是表现的是:现在现在,自己把对亲人、自己把对亲人、 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对家乡的思念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无限眷恋。 邮票邮票 船票船票 坟墓坟墓 海峡海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小时候 长大后长大后 后来后来 现在现在 托物言志托物言志 故乡之思故乡之思 逐逐层层推推进进 家国之情家国之情 课文结构梳理课文结构梳理 (二)美点寻踪(二)美点寻踪 乡愁乡愁这首诗的这首诗的 结构美和结构美和 音乐美体现在哪里?音乐美体现在哪里? 。 余光中余光中乡愁乡愁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
13、面:的形式美表现在三个方面: 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 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 ,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音乐美:除了音乐美:除了“头头”字的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字的有规律的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 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
14、。“小小的小小的”、“窄窄的窄窄的”、“矮矮的矮矮的”、“浅浅的浅浅的”在在 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锤炼加工,精 丽而颇含逸韵。丽而颇含逸韵。 请欣赏台湾诗人席慕蓉的请欣赏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乡愁 四、总结四、总结 余光中的余光中的乡愁乡愁,以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以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 而名扬海内外。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这首诗,让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的享
15、受。而名扬海内外。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这首诗,让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 让我们一起感谢余光中老先生给我们奉献了这么好的一顿文化大餐!让我们一起感谢余光中老先生给我们奉献了这么好的一顿文化大餐! 同学们,宝岛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台湾同学们,宝岛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对台湾 始终坚持始终坚持“一个中国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台独”。虽然大陆和台湾之间隔着浅浅的。虽然大陆和台湾之间隔着浅浅的 海峡,但是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形势在逐渐缓和,余光中老人海峡,但是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形势在逐渐缓
16、和,余光中老人 从从92年开始先后多次踏上大陆的这片热土,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年开始先后多次踏上大陆的这片热土,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 是是2008年以来,我国对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年以来,我国对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 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协商在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恢复,全面直接双向基础上得到恢复,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三通”已已 经实现。两岸同胞往来更频繁、经济联系更密切、文化交流更活跃、海峡两岸关经实现。两岸同胞往来更频繁、经济联系更密切、文化交流更活跃、海峡两岸关 系从此步入系从此
17、步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和平发展轨道。我们坚信两岸人民的深的和平发展轨道。我们坚信两岸人民的深 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那时,月圆人也圆!情总有一天会填平这浅浅的海峡,那时,月圆人也圆! 1 乡愁乡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设计说明: 余光中的乡愁 ,表面上如此浅易的一首诗作为九年级的教材, 是很有深意的。本课文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都已经接触过,背诵已不 成问题。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抓住意象进入诗境,感悟诗情,体会爱国情感。 余光中的乡愁有着鲜明的意象:诗人借助“邮票” 、 “ 船票” 、 “ 坟墓” 、 “ 海峡”四个意象,
18、将“小时候” 、 “长大后、 ” “后来、 ” “现在”四个人生阶段的乡愁抒写得具体可感。而更深一层的是, “邮票” 、 “ 船票” 、 “ 坟墓” 、 “ 海峡”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情境, 这些丰富的生活情境中又蕴含着复杂的情感,这都需要老师在课堂 上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 因此,本节课的要点是让学生学会品读诗歌,通过文字和音乐 的融合感受诗歌之美;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的情境之中,感悟诗意, ;了解诗人倾泻在诗行中的情感,真正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能够 由课文延伸,感知其它诗人的乡愁,并能够用手中的笔抒发自己的 情感。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
19、从语速、节奏、感情基调等 方面进行朗诵并背诵。 2 2、能力目标: 掌握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 歌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乡愁,激发学生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4、教学重点: (1) 、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区分重音,体会感 情基调,能有感情的朗读; (2) 、体会本诗的结构美、音乐美、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诗歌 与音乐相融合之美。 二、教学难点二、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意象感知诗歌内涵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 能力。 三、教法三、教法 讨论法、欣赏法、诵读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和传统教学
20、相结合。 四、学法四、学法 指导学生通过“听读、诵读、品味、迁移”四个环节感受诗歌 的意境之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 1 课时 3 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一、导入课文 1、欣赏音乐:播放歌曲故乡的云 2、导入新课。 教师引入:这首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着一半美国血统的台 湾歌手费翔在春节晚会上所唱的,当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现 在,请大家讨论,你觉得这首歌表达的是什么情感,为什么会引起 这么多人的共鸣?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给予肯定) 教师总结: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每个日落的黄昏, 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
21、声,都会 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乡的眷恋。从古到今,游子们 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音乐,诉诸于笔端今天,让 我们倾听一位游子的声音吧,他就是余光中。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提问:有哪位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余光中?(学生自主站立回 答) 教师总结:余光中生平及作品介绍: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 人。祖籍福建永春,1928 年生。抗日战争时期他随母亲流亡于华东 和西南一带,1949 年 5 月去香港,次年 5 月迁居台湾,1952 年在台 湾大学外文系毕业,1958 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翌年获该大学 4 的艺术硕士学位,以后,在台湾的几所大学任教。1975 年,他离台 赴港,任
22、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主任。几十年来,除散文集、 评论集、译作、英文论著外,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颇为可观的成绩, 在港、台诗坛有相当大的影响。近年来,他还为大陆与台湾的文化 交流作出了很大贡献。 写作背景:1971 年创作乡愁时,余光中离开大陆已经整整 20 年,当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当中 之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感情所至,在台北厦 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 20 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它抒写 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 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 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二、诵读欣
23、赏二、诵读欣赏 1、播放课件,听配乐诗诵读。 (要求学生闭眼听) 2、听完录音,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诗歌的节奏、重音和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站立回答) 3、教师总结朗读要点(重音、节奏和感情基调) 4、学生自读诗歌;教师鼓励同学站起来朗读;之后,全班诵读。 (播放配乐,让学生沉浸于诗歌与音乐的结合之美) 三、品味诗歌三、品味诗歌 5 (一) 、问题探究(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肯定学生的答案 中可取部分,随机点拨) 1.乡愁是一种抽象情感,作者通过哪些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达 这种欲说还休、难以言尽的情感? 教师提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作者以什么变化组诗? 教师提示:全诗以时间的变
24、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 来现在 ,四个人生阶段。 3. 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 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 教师提示:诗人把乡愁投射于“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四个具体可感的对象上,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 寄情。 4.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师提示:“一枚” “一张” “一方” “一湾”四个数学量词和 “小小的” “窄窄的” “矮矮的” “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 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 恰恰反衬
25、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5. 这首诗是以时间的变化、推移来组织全诗的,全诗共四节, 对应的是四个人生阶段: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诗人为这 四个人生阶段分别找了一个最能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 6 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那么,它们分别表达了 怎样的乡愁呢? 诗人把乡愁分别比作:“邮票” 、 “船票” 、 “坟墓”和“海峡” ; 一节中的“邮票”表现的是:小时侯,母子分离。表现自己对 母亲的思念; 二节中的“船票”表现的是:长大后,夫妻分离。增添了自己 与妻子分离的相思; 三节中的“坟墓”表现的是:后来,母子死别。 表现自己对 母亲的怀念; 四节中的“海峡”表
26、现的是:现在,家国之思。 升华为对祖 国大陆无限眷恋。 6、教师总结:进行课文结构梳理。 (二) 、美点寻踪 学生自由讨论:乡愁这首诗美在何处?(鼓励学生想到多 少答多少) 教师总结: 1、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 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2、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叠词 的运用,更显得低回婉转,如怨如诉。 3、语言美:语言质朴如同口语,富有生活气息;典雅则又经过 锤炼加工,精丽而颇含逸韵。 7 四、知识延伸四、知识延伸 1、教师配乐朗读席慕蓉乡愁 ,学生闭眼欣赏,感受。 2、写作练习:请学生闭眼沉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尽情挥 洒心
27、中的乡愁。 (教师随机点学生站立抒发自己的情感) 五、课文总结五、课文总结 教师总结:余光中的乡愁 ,以深刻的主题、独创的意象、精 巧的构思、完美的形式而名扬海内外。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这首诗, 让我们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感谢余光中老先生 给我们奉献了这么好的一顿文化大餐! 同学们,宝岛台湾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对台湾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台独” 。虽然 大陆和台湾之间隔着浅浅的海峡,但是在两岸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海峡两岸的形势在逐渐缓和,余光中老人从 92 年开始先后多次踏上 大陆的这片热土,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特别是 2008 年以 来,我国对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 系取得重大突破。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得到恢复,全面 直接双向“三通”已经实现。两岸同胞往来更频繁、经济联系更密 切、文化交流更活跃、海峡两岸关系从此步入“潮平两岸阔,风正 一帆悬”的和平发展轨道。我们坚信两岸人民的深情总有一天会填 平这浅浅的海峡,那时,月圆人也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