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3 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古诗文 专项练习题 一、 文言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 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 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 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子敬瞋目曰:“远惭荀奉 倩,近愧刘真长 。”遂拂衣而去。 (
2、 世说新语方正 ) 【注】门生:依附士族权贵的寒士;门客。樗(ch)蒲:一种赌博游戏。南 风不竞: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这里比喻坐在南边的要输。郎:古称 所尊敬的青少年为郎,门生、僮仆也称主人之子为郎。瞋(chn)目:发怒时睁大眼睛。 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比远的,我愧对荀奉倩;比近的,我愧对刘真长。荀奉倩, 荀粲,字奉倩,三国时期魏国人。刘真长,刘惔,字真长。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_ 遂拂衣而去去: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尊君在不? 遂拂衣而去。 (3)认真阅读【甲】 【乙】两文,请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甲】文中陈元方哪一个动作维
3、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乙】文中王子敬哪一个动作回敬了别人对他的轻视? (4) 【乙】文中的王子敬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 2 页 共 13 页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画线的词语。 陈太丘与友期() 相委而去() 去后乃至() 元方入门不顾() (2)翻译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
4、日中。 元方入门不顾。 (3)“下车引之”与“入门不顾”各自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4)用文中词句填空。 全文批判的核心是_和_,作者强调了_和_对于 修身为人的重要性。 (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 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第 3 页 共 13 页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
5、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 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B.俄而/雪骤 C.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入门/不顾 (2)选出画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A.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故时有物外之趣 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C.未若柳絮因风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6、。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 D.“尊君”与“家君”,前者是敬辞,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称自己的父 亲。 (4) 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5)元方有哪些性格特点?你受到什么启发?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 4 页 共 13 页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节选自论语 )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 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 (1)解释下面句中画线的词。 吾日三
8、省吾身省:_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 太丘舍去舍:_ 元方入门不顾顾:_ (2)翻译下列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下列对【甲】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温故而知新”出自 论语十二章 ,是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C.“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圣人认为古稀之年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 段,道德修养将达到最高境界。 D.论语中有很多章节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 了学习和复习的关系。 (4)读了【乙】文,你获得了哪些
9、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十二章 第 5 页 共 13 页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
10、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画线的词。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_ (2)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学而不思则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C.可以为师矣/投以骨 D.切问而近思/而顷刻两毙 (3)把下面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11、(4)下面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编写的,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与大学 中庸 孟子合 第 6 页 共 13 页 称为“四书”。 B.原文中向我们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就是如何学习的方法。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珍惜时间。 D.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礼”与“仁”,他与孟子合称“孔孟”,是儒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 (5)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 发。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12、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1)下面句子中,对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 B.为人谋而不忠乎(竭尽
13、自己的心力) 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D.不亦说乎(同“悦”,愉快) (2)下面句子中和“人不知而不愠”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博学而笃志B.学而不思则罔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 (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强调学思结合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孔子认为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的志气是不能改变的。 C.选文第七章写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以学习为乐趣的人境界最 高。 D.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的时候,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吾日三省吾身。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14、。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 学而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 )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 雍也 )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
15、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 述而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 第 8 页 共 13 页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 (1)下列画线词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博学而笃志笃:沉重 B.饭疏食饭:米饭 C.温故而知新故:学过的知识 D.人不堪其忧堪:难堪 (2)下列选项中“而”的用法与“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而”相同的两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B.相委而去C.切问而近思D.五十而知天命 (
16、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A.孔子说:“三支军队可可以争夺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B.孔子说:“三支军队可以失去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丢失的。” C.孔了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丢失的。” D.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主帅,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4)下列选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 中庸 孟子 合称为“四书”。 B. 论语十二章主要阐述了学习的方法、求知的态度、修身做人的道理,意在告诉我 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
17、人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定、理想远大。 C.第章对颜回的赞美和第章中的“饭疏食,饮水”表明孔子提倡君子要过一种清贫的生 活。 D.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既有学习的方法,又有修养的方 法,也是求仁的途径。 二、 古诗词鉴赏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第 9 页 共 13 页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的作者是_,体裁是_。 (2)诗人描绘了登山临海的情景,说说你阅读后产生了怎样的感觉。 9.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
18、各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 样的思想感情? 10.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曲牌名。题目中的“思”是“思绪”的意思。 B.这篇作品的前三句全是写景。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第 10 页 共 13 页 C.“
19、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意思是:夕阳从西边落下,悲伤到极点的游子漂泊在天涯。 断肠,肠子断了。 D.这是一首抒情作品,仅用 28 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颔联中“阔”字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 景? (2)解释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1. (1)约定,离开 (2)令尊在不在? 于是一甩衣袖走了。 (3)元方入门不顾。 遂拂衣而去。 (4)示例:王子敬是一个善于观察事物且气度不凡的人。 2. (1)约定,舍弃,才,回头看 (2)陈太丘与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元方进入门中不回头看(朋友) 。 (3)“下车引之”体现了友人羞愧的心理,“入门不顾”
21、体现了元方内心的愤怒。 (4)元方,朋友,守信,礼节 (5)例一: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 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 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示例二:元方并非无礼。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 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 3. (1)C (2)D (3)B (4)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感受:和谐、平等、宽松的家庭气氛对于开发孩子智力有很大的好处。 (5)陈元方是一个聪颖机智、有礼有节的儿童。 启发
22、:待人接物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4. 第 12 页 共 13 页 (1)自我检查、反省 ,以为快乐,舍弃,回头看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有坚定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真不是君子啊!与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3)D (4)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做人要方正。 5. (1)诚信,生气,恼怒 (2)B (3)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4)A (5)示例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启发:告诫自己吸取别人的长处,改正别人的短处,不骄傲不气馁。 示例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启发:这句
23、话表明了一个人对于富贵应有的坦然态度。在仁义、道德与富贵之间,如果二 者有冲突,宁可选择仁义和道德也要放弃富贵。 示例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启发:它告诉我们一种读书学习的方法,那就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不会“罔” 和“殆”。 示例四:“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启发:君子一定要有远大的志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示例五:“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启发:学完一个知识要知道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对过去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6.ABD 7. (1)C (2)B,D (3)D (4)C 二、二、 古诗词鉴赏古诗词鉴赏 8. (1)曹操,四言古诗 第 13 页 共
24、 13 页 (2)示例:眼界开阔和胸怀宽广之感。 9. (1)杨花飘落,子规啼叫,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2)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将月亮人格化, 形象、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10. (1)C (2)夕阳渐渐落下,游子骑着瘦马浪迹天涯,归家无期,心中无比痛苦。 11. (1)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12. (1)“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乎与岸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既 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诗人重在写景,但景中却蕴含了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对比残夜,江春对比旧年,都是新 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日(旭日东升)”“春(春回大地)”都是新 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因此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