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8 页 (新高考)2022 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专项练习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艺术教育与美育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也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其中蕴 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因此,艺术教育一直被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途径。从我国美育的实践看,通过在各 级各类学校开设艺术课程的方式开展美育,有力地推动了美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具 体而言,就是在认识上将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实践上直接用艺术教育代替美育。由此带来的后果是, 在美育实施的过程
2、中,过度注重艺术知识的学习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审美的体 验和兴趣的培养。 美育即审美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激发人对美的兴趣,提高对美的感知力、鉴赏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进而使人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情感和精神上的享享受。因此,美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温润心灵的过程,强调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体验。具体到艺术领域来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是否能够通过 艺术作品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审美的兴趣,二是审美的能力。前者决定审美 主体是否能够通过作品激发审美意识、获得美的体验;后者则影响着体验的程度和效果。另一方面来看, 前者也是后者的基础,如果审美主体意识得
3、不到激发,审美能力也无从谈起。 对于提升审美能力而言,艺术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通过艺术教育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 技能,对激发学生的艺术审美兴趣也是有帮助的,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举例来说,一个不会唱歌甚至 五音不全的人,并不一定就不喜欢音乐,也不妨碍他能够从音乐作品中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愉悦。 反之,如果过度强调艺术技能,甚至以应试的压力强制学生学习,这样非但不能激发兴趣,反而会扼杀兴 趣,起到相反的效果。正因为此,有学者提出,作为以美育为目的的艺术教育,其任务除了教授基础知识 和技能外,还包括让学生通过各类艺术活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让学生在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 程中享
4、受情感和精神上的“纯粹快乐” ,从而激发和培养对艺术和审美的兴趣,使之成为“业余的艺术爱好 者” 。 关于“美育之用到底为何”这一问题,近代美育思想家王国维提出的“无用之用”思想影响深远。在 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王国维指出, “益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之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 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 。在他看来,审美在物质和现实层面上是完全去功利的,而 美育正是通过审美对于现实功利的“无用” ,来实现其对人的精神提升和促进全面发展的“功用” ,最终造 就“完全之人物” 。王国维所倡导的美育“无用之用” ,恰恰“可为大用” 。美育不能成为实现功利的工具, 而是应该摆脱
5、技能化、功利化的束缚,充分发挥好在涵养道德、丰富情感、美化心灵、提升心境等方面的 作用,让学生学会从高尚纯粹的审美体验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愉悦和人生乐趣。做到这一点,美育的 实施者应及时更新美育观念,依据美育规律,进一步明确教育目标、更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积极 第 2 页 共 38 页 构建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并重、技能训练与审美体验相容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美育课程与其他课程 融通的美育教育体系。 (捕编自杨明重视并解决好学校美育的两个问题 ) 材料二: 中华美育传统认为,美育和审美活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其意义最终归结为 一点,就是引导人们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6、提升人生境界。我国古代思想家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注重增 加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 是要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有情趣的人生,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现实意义。 中华美育传统十分重视遵循教育规律,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 的时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们自由、活泼地生长,充满欢乐,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学家王阳明说: “大抵 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憚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痊。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 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露被卉未,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
7、剥落, 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 ”王阳明这段话讲的就是教育规律。我们现在常常听到家长埋怨,孩子们放学回 家老是想玩,不想坐在那里做作业。其实小孩喜欢游玩是少年生长的自然规律,和草木萌动是一样的。现 在很多中小学生都感到作业压力太大,每天放学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精神十分疲惫。这就是违背了 教育规律,就是王阳明说的“摧挠之则衰痿” “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而不是趋向鼓舞,中心喜悦,日长 月化,其进自不能已。 (摘编自叶朗以美育培养时代新人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教育与美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在认识上将二者等同,更不能让艺术教育成为学校美育的 主要途
8、径。 B一个人的审美体验是由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决定的,这两个因素相辅相成,其中审美兴趣则起着基 础性作用。 C王国维的“无用之用”思想认为,美育通过审美对于现实功利的“无用” ,实现其对人的精神和心 灵的“大用” 。 D从传统美育来看,古代思想家强调的是要去追求有意义、有价值、有情趣的人生,而不是增加自己 的知识和技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教育可以激发审美兴趣,提升审美能力,但如果以考试为导向强制学生学习,就会适得其反。 B只要学生在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享受到“纯粹快乐” ,就能成为真正的“艺术爱好者” 。 C美育课程不能单一地理解为唱一唱、跳一跳、画一
9、画,而应与其他课程融通,构建完善的美育教育 体系。 D办教育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符合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所阐发的教育规律。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第 3 页 共 38 页 A让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美,而不仅仅是做一个美的旁观者。 B美育促使艺术教育回归本质,艺术教育可以让美育落地开花。 C在世俗的世界里,美育是实现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的有效路径。 D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主体,可通过技艺竞技比赛来衡量学校美育效果。 4材料一的标题是重视并解决好学校美育的两个问题 ,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指出是哪两个问题。 5请简要概括两则材料在论证方面的共同
10、点。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湿地中有机质的不完全分解导致湿地中碳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湿地植物从大气中获取大量的二氧化碳, 成为巨大的碳库。湿地又通过分解和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CO2)和甲烷(CH4)排放到大气中,湿地能发挥 “碳汇”和“碳源”两方面的作用。 湿地,特别是泥炭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当沼泽的水热条件十分稳定时,沼泽中的泥炭不参与大气 CO2循环。湿地中的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植物残体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十分缓慢,因此形成了富含有 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便起到汇集或固定碳的作用,即是碳汇。 湿
11、地也可成为温室气体的释放源。湿地中有机残体的分解过程产生二氧化碳和甲烷。全球天然湿地每 年释放的甲烷约为 10 亿-20 亿吨,全球水稻田每年甲烷的释放量约为 2 亿-15 亿吨。 如果湿地遭到破坏,例如,一味地围湖造田,湿地被排干或者温度持续升高、降雨减少,会导致湿地 土壤水分减少,土壤中微生物活力增强,沼泽失去碳积累的能力,加速了泥炭或草根层的有机质分解,增 加了二氧化碳向大气的净释放量。 如果,直接开采泥炭将其作为燃料燃烧,就会更迅速地把泥炭中多年积累的大量的碳氧化,使几千或 上万年来由大气中二氧化碳形成的有机物质重新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湿地就会由“碳汇”变 成“碳源” ,从而
12、加剧全球变暖的进程。泥炭地的丧失对全球气候来说后果非常严重。 保护自然湿地,它就能发挥减缓气候负面变化的减少碳排放、把碳留住即宝贵的“碳汇”作用;反之, 破坏湿地,它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般,源源不断地把碳释出,向大气圈释放 CO2和 CH4等温室气体,产 第 4 页 共 38 页 生恶劣的“碳源”效果。 (摘编自郭耕湿地减碳作用与气候变化 ) 材料二 地球大气层的温室效应维护着人类及万物赖以生存的各种复杂生态循环系统的微弱平衡,一旦这种平 衡被打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会面临严峻的威胁。 巴黎协定提出在全球范围内使人为活动排放的温室 气体总量与大自然吸收总量相平衡,即碳中和。碳中和不是二氧化碳
13、零排放,而是一个国家之内的净零排 放,即一个国家领域内的二氧化碳排放与大自然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平衡。其目的是维持大气层中的温室 气体浓度大致平衡稳定,防止气候变化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展示了我国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努力,充分展现了中国 作为负责任大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 不论是碳排放达峰目标还是碳中和愿景,对中国的发展转型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从挑战看,首先是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缓冲时间短。与欧洲相比,欧洲大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现碳 达峰,
14、这是一个自然过程,事后才知道什么时间二氧化碳排放出现峰值,达峰之后经历漫长平台期开始缓 慢下降,然后即将走向快速下降,走向碳中和。欧盟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 65-70 年。我 国则是人为设定了达峰时间表,现在二氧化碳排放仍在攀升,没有看到峰顶,实现达峰还需要做出艰苦努 力,还要考虑实现碳中和。但我国承诺的碳中和时间与达峰时间的距离是 30 年,缓冲时间很短,这是我们 的最大挑战。 其次是单位 GDP 碳排放强度水平较高。数据显示,中国单位 GDP 碳强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 倍多,欧 盟的 6 倍多。这很大程度要依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降低能耗、碳排放水平。 从机遇看,首先我国
15、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 高质量发展阶段,将激发更多创新活力,从根本上支撑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现。 二是可借鉴国际诸多先进减排经验。过去近 30 年,国际上积累了有关大气污染物减排、二氧化碳减排、 能源低碳发展的诸多经验,包括政策工具、市场设计、技术积累、管理经验甚至前车之鉴等,我国可以充 分借鉴,利于缩短实现碳中和的进程。 三是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等低碳技术不断进步。以光伏发电成本为例,1990 年每千瓦时光伏发电成 本约 100 美元,2000 年降低到 10 美元,现在的平均水平是 5 美分,2030 年以后肯定是继续降低的。从中 远期看,
16、低碳技术的成本将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助力我们降低碳排放。 四是非化石能源替代水平与能效进步表明实现碳中和具备可行性。2019 年,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 量约 2000 亿千瓦时,折合 6000 万吨标准煤。如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提高到 每年 3000 亿千瓦时,即每年可以提供 1 亿吨标准煤的非化石能源,坚持 30 年即新增 30 亿吨标准煤的非化 石能源,如果届时能源效率再提高 50%,我国能源消费量到本世纪中叶控制在 30 亿吨标准煤左右,我国在 2050 年左右有实现碳中和的可能。 五是中国实现碳中和有市场、制度等多重优势。我国民众力量、市场选择和制度优势都会对碳
17、中和起 第 5 页 共 38 页 到促进作用。发挥好我们国家的制度优势,调动民众、企业和政府三方面的积极性,什么样的困难都可以 克服。 (摘编自李俊峰碳中和下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湿地既可以是碳库,也可以是碳源,它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人类如何对待湿地。 B湿地中储存着大量的碳,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活动的强弱,与湿地的碳汇能力负相关。 C我们借鉴别国实现碳达峰的经验,规避其在减排上走过的弯路,有利于加快实现碳中和。 D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我们能够克服困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障。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
18、的一项是() A低碳技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让人们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成为可能,从而能够降低化石能源的使用, 降低碳排放。 B湿地有两种:一是天然存在的湿地,一是人工的水稻田。它们都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和甲烷。 C我国人为设定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面临的挑战更大,但是,更能显示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 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担当。 D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不断增大,对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3下列各项中,对两则材料的论证手法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材料一先论述湿地可发挥碳汇和碳源两种作用,后面具体分析这两种作用的表现,最后总结归纳, 使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B材料一在论证中
19、使用了假设的方法,通过湿地泥炭丧失造成的危害的假设来论证保护湿地对保持碳 中和的重要性。 C材料二从挑战和机遇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既点明中国实现碳中和的困难,也指出了中国实现碳 中和的有利因素。 D材料二在论证中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既将中国遇到的挑战直观化,也让中国如期实现碳中和的能力 和路径更加清楚。 4将材料一中画线句子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5请结合材料,谈谈中国想要如期完成碳中和目标应该怎么做。 第 6 页 共 38 页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任何一
20、种区域文化,只要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结构与功能,都离不开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区域地 理的相对完整性,二是文化传统的相对独立性。一般说来,江南文化在区域地理上的相对完整性是大家公 认的,而江南在文化传统上的独立性,则是一直很成问题的。 表面看来,与中国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地区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 “东南财 赋地,江左文人薮。 ”这是康熙写给江南大小官吏的两句诗。这两句诗很值得玩味,一方面,它表明政治家 的眼光看得很准,与其他区域文化相比,江南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物产丰富与人文发达,特别是明清以来。 另一方面还可以说,政治家毕竟只是政治家,所以只能看到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
21、力资源。但这 个江南,与一般人心目中的“江南”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这两方面显然不能看作是江南文化最核心的东 西。在一般中国人的心目中,江南更多的是一个诗与艺术的对象,是“三生花草梦苏州”的精神寄托,也 是“人生只合扬州老”的人生归宿。它可能很大,大到是白居易诗中的杭州,也可能很小,小到如李流芳 画里的横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超功利的审美存在,与帝王那种实用的江南不可同日而 语。 这就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是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就是它自身所独有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区 域文化的比较来发现。第一,仅仅有钱、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即政治家讲的“财赋” ,并不是江南独有的特 色,有“天府之国
22、”之称的巴蜀,在富庶上就可以与它一比高下。第二,政治家讲的文人荟萃,也不能算 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因为,孕育了儒家哲学的齐鲁地区,在这一方面更有资格代表中国文化。江南之所 以会成为中华民族魂牵梦萦的一个对象,恰是因为它比康熙最看重的“财赋”与“文人” ,要再多一点东西。 多一点什么呢?这也可以在比较中去发现,比如,我们可以说,与生产条件恶劣的经济落后地区相比,它 多的是鱼稻丝绸等小康生活消费品;而与自然经济条件同等优越的南方地区相比,它又多出来一点仓廪充 实以后的诗书氛围。但使江南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真正拉开距离的,老实说却不在这两方面,而是在于, 在江南文化中,还有一种最大限度地超越了儒家实用
23、理性、代表着生命最高理想的审美自由精神。儒家最 关心的是人在吃饱喝足以后的教化问题,如所谓的“驱之向善” ,而对于生命最终“向何处去” ,或者说心 灵与精神的自由问题,基本上没有涉足。正是在这里,江南文化才超越了“讽诵之声不绝”的齐鲁文化, 把中国文化精神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如果说,由于文化本身是无所不包的,在江南文化中同样有伦理的、 实用的内容,它们与北方文化圈也是一脉相通的,那么也可以说,只有在审美自由精神这一点上,才真正 体现出古代江南文化对中国文化最独特的创造,是其他区域文化不能替代的,在这个意义上,把审美精神 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当然是不成问题的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江南是古代诗意
24、生活的一种象征。它并非一个实在的地域概念,而是一种观念,或 者说是皇帝与士人脑中的想象。江南不是政治、经济、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而是一种在中国文化地图上 的一片永恒的青山绿水;它不是现实世界中那片富足的养活了无数南国儿女的鱼米之乡,而是一个从唐诗 宋词乃至更早的南朝就开始的只有诗性心灵才能忆起的美丽梦境。 第 7 页 共 38 页 另一方面,在这里也需要做一点补充,把审美精神看作江南文化的本质特征,并不是说中国其他区域 文化都没有审美创造,而是说这不是它们最显著的贡献。以齐鲁文化为例,它当然也有自己的审美性格, 如孔子就说过,他最赞同的人生境界,就是带着几个大人、几个小孩,到春天的郊野中去春游
25、。但在儒家 文化中,由于沾染了太多的道德色彩,儒家的审美活动就不够纯粹,它经常发生的一个异化,就是“以道 德代替审美” 。 (摘编自刘士林江南诗性文化 ) 材料二: 明清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从表现形态来看是起居、饮食、养生、娱乐、消遣等几个方面,他们以日常 生活中的一切作为审美对象,一枝一叶,一琴一鹤,一饮一啄都能以审美眼光看之,我们可以说江南士人 的日常生活是审美的、艺术的。张潮说: “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涧边听瀑布,山中听梵呗,觉耳中别有不 同。月下听禅,旨趣益远;月下说剑,肝胆益真;月下论诗,风致益幽。 ”江南士人审美的日常生活形成的 原因是他们具有审美的心胸,以审美的视野去看待日常生活中
26、的一切事物,因此原本平凡的事物就具备了 审美的意义,这既是士人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策略。 从美学的本体来说,江南士人将“闲”看作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和意义, “闲”是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美 学的根源和最后的归宿。 “闲”能使士人以别样的视野审视人生和寻求人生的意义,其归属在于从生活中去 寻求这种无关功利的闲适,是一种疏离了现实利害关系之后的超然心态,是感性生命活力的自然释放。 “闲”的内蕴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化,是在一种情感维度中来感受生活,它常常依附于一些简单的事物 中,比如下棋、钓鱼、赏花、闲侃等等事情。由于懂得生之可贵,因此那些看似简单细微的事情在生命的 语境中变得具有意蕴。士人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
27、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意味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 名缰利锁的困扰,生活也就在毫无牵绊的顺畅中如行云流水一样悄然滑过。正如李渔所言: “把钓观棋,一 朝即过,不信日长如小年。 ”又云: “枕上闻啼鸟,花间鸣素琴。闲来理残编,悠然自古今。 ” 明清时期士人将“闲”作为日常生活的广泛追求和臧否人物的尺度, “闲”与“忙”是有区别的, “忙” 有着鲜明的功利色彩,这是一种苦的生活方式。 “闲”带着生活的审美色彩,诸如游山玩水,四处闲荡。 “闲”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关键是要换一种视角去看生活,人只要暂且放下心头的名利之思,也可以发现生活中 的一时闲乐。另一方面,这种“闲”与儒家赋予道德审美意义的“闲“
28、不同,儒家关于“闲”最为著名的 就是颜回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颜回这种闲且乐的生活一直是儒家 所推崇的境界,因为它和人的道德相关,能够在物质简陋的情况下悠然自得,是人的道德境界的体现。很 明显,江南士人并没有这个特点。他们更多注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而相应淡化 了身上的道德责任感。 摘编自赵洪涛明末清初江南士人日常生活美学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文化的特征不是政治家们看到的对他们统治有用的物质财富与人力资源,而是一种超越实用理 性的审美自由精神。 B以齐鲁文化为代表的儒家注重教化,江南文化注重心灵
29、与精神的自由,两者不完全一样,江南文化 第 8 页 共 38 页 超越了齐鲁文化。 C从张潮的论述来看,明清江南士人懂得生命的可贵,能够用审美的艺术的眼光来观照日常生活,松 月山水,都充满诗意。 D “闲”与“忙”是一组相对的概念,都在追寻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只不过明清江南士人的“闲” 相应淡化了道德责任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理上的长江三角洲不是“江南”的含义, “江南”是一种诗意的文化感知,只有用审美的心灵才 能感知到它的底蕴。 B用审美的视野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平凡的事物就具备了审美的意义,但这要人具有审美的心 胸和超然的心态。 C摆脱了名缰利锁的纠缠,
30、将生命的价值寄予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生活就会充满诗意,卑微的 生命就会崇高。 D中国的其他区域文化如儒家也有审美创造,但和江南文化相比较而言,它的审美活动不够纯粹,常 常用道德代替审美。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江南文化中“闲”的一项是() A明代戏曲家高濂,曾经雪夜宿禅林,他说: “从僧拥炉,旋摘山芋,煨剥入口,味较世中美甚,欣 然一饱。 ”并与寺僧就芋头谈论禅学。 B明末将领张煌言曾经写过一首词前调 :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 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 C归有光曾孙、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归庄写有一首诗赋得游鱼咳花影 : “灼灼花叶旁池
31、,织麟几队漱 涟漪。细波吹动芳菲色,浮沫摇残零乱枝。 ” D清初的萧山人来集之在公廨之后发现一处废弃的园子,命家人“依期布种,依期收刈” , “暇叉手巡 行,见螳螂之攫食,听蝼蝈之长谣” 。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道: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这令我到底惦 着江南了。 ”根据两则材料,请简要分析朱自清为什么“惦着江南了” 。 第 9 页 共 38 页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传统的图文书总是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当今流行的图文书中,图像似乎逐渐占据了主导
32、地位,文 字反倒沦为配角。如一个人的战争一书刊行了“新视像读本” ,该读本共 238 页,配有图画 212 幅,几 乎每一页都作了设计。其“卖点”不再是原有的书面文字,而在于那些新奇、精美、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图 片。任何读物,倘使缺少图像,便会失去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这正是“读图时代”的新法则。 进一步思考这一现象,或许可以推断,当代人的阅读方式已经发生了某种转变,已从专注于文字理解转向 热衷于图像直观。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本来各具特色,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具体性见长,而文字以其抽象性和联 想性著称。文字读物可以唤起读者更加丰富的联想和多义性的体验,在解析现象的深刻内涵和思想的深度
33、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图像化将文字的深义感性化和直观化,这无疑给阅读增添了新的意趣和快感。 正像林白所言: “绝妙之处在于,无论是先看图再看文,还是先看文再看图,都会发现一种有趣的吻合。 ” 林白的解释道出了文与图之间的“互文性”阐发,但这种阐发隐含着某种“危机” 。一方面存在着图像对文 字的有效阐发,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从前一方面来看,图文书把书籍“通俗化” 和“大众化”了,因而扩大读者范围;但从后一方面来看,图像有可能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尤其一些 漫画书,将一些经典“连环画化”或“漫画化” 。本来,这些经典著作多以思想深刻见长,特定的古汉语不 但是其独特的表述手段
34、,同时也是读者进入这些经典深刻思想的必要条件和路径。然而,在“读图时代” , 此类读物被大量的“通俗化” ,改造成“图画本” ,独特的语言表述被转换为“平面化”甚至“庸俗化”的 图解。比如蔡志忠漫画系列,将诸子经典中的精深思想,图解为一种漫画形式,虽然这也许有助于读者理 解这些古代经典,但同时又存在将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漫画化和简单化的可能性。假如读者对古代 智慧和思想的了解只限于这些漫画式的理解和解释。留在他们心中的只有这些平面化的漫画图像,这是否 会导致古代经典中的深义的变形以致丧失呢?而唐诗宋词这样纯粹的语言艺术作品,被转化为漫画时,文 字独特的魅力及其所引发的丰富联想已被刻板地僵固
35、于特定画面,这是否会剥夺读者对文学作品诗意语言 的体验呢? “读图”时尚的流行,也许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性,其潜在的后果之一是重图轻文的阅读指 向。我以为, “读图时代”的读图隐忧乃图像对文字的“霸权” ,因此造成了对文字的挤压。在“读图时代” , 从文化活动的对象上说,文字有可能沦为图像的配角和辅助说明,图像则取得文化主因的地位;从文化活 动的主体上说,公众更倾向于读图的快感,从而冷落了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尤其是太多插图进入文学 著作中,搅乱了文字原有的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文章的内在文脉,将读者的注意力从文字引向图像本 身,也暗藏着破坏了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式的感悟方式的可能性。 一
36、言以蔽之, “读图时代”存在着一场不见硝烟的图像对文字的“战争” ,图像凌越文字在当代文化中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有理由相信, “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 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 第 10 页 共 38 页 (摘编自周宪 “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 材料二: 就图像与文字的根本属性来看,图像最显著的优点是视觉的真实感,它可以为人们带来与叙述对象几 乎无差的体验,即具象性;文字则更倾向于精神层面的感悟与互通。即抽象性。图像是叙述对象的投射与 镜像反应,文字是对叙述对象能指和所指的符号化反应。正是由于文字与图像之间的这些“天差地别” ,许 多人将它们
37、之间的关系看作是“势同水火” ,其实这些都仅仅是表象而已,它们之间更多的还是相辅相成的 关系。 文字的形成过程包含了形象性,它内隐着建构客观世界精神的“像” 。图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联系, 古时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论述就很好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在图像化时代,文字与图像 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文学语言在叙述上的形象性正不断地突显出来, 图像在无形之中将文学语言中的 “像” 进行了放大,推动了文学语言内在意蕴由感性向理性的转变。 尽管文学深层次中的审美意义、情感内涵还无法通过图像进行完美演绎,但是文学语言图像化作为文 学的表现形式,可以促进读者对文学意蕴和情感的体会。图像具有极强的情
38、感渲染性,它的这一特性能够 推动文学审美空间的扩充,在意蕴上给人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既可以实现对文学“有意味的形式”的鉴赏, 又可以做到对感悟对象真实性的把握。过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更多以心灵的体悟为主,人们从感知渠道来 看属于单边的审美感悟。而文学语言图像化的出现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它内在的属性决定了人 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其进行认知和体味。因为语言的图像化意味着以感官来触摸文学深层次的灵魂, 以眼、耳、鼻、口、舌来真切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以有形来觉察无形,这势必会使接受者产生更加深入 的感悟。 (摘编自杜更胜读图时代文学的蜕变之语言图像化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39、的一项是() A流行图文书中图像数量的增加,意味着图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文字沦为配角,当代人的阅读方 式已发生转变。 B图像和文字的“互文性阐发”造成图像对文字的曲解和转义,影响人们对文字的理解,甚至使经典 著作庸俗化。 C插图大量涌入文学作品,搅乱了叙事格局和逻辑,中断了内在文脉,可能破坏读者对文字沉思默想 式的感悟方式。 D图像有视觉的真实感和极强的情感渲染性,能赋予文学形态多样化与具象化的特点,使接受者产生 更加深入的感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奇、精美、内容丰富的图像会大大增加读物对读者的诱惑力和视觉冲击力,促使读者消费和阅读。 B如果将唐诗宋词转化为漫画
40、,特定的画面就会使其失去文字的独特魅力,剥夺读者对诗意语言的体 验。 C公众倾向于读图的快感,冷落文字阅读的爱好和乐趣,会使图像“霸权”加剧,文字的生存空间受 第 11 页 共 38 页 到挤压。 D在读图时代,人们可以从多角度、多感官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知和体味,鉴赏活动不再是单边的审美 感悟。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面对空前发达和市场化的影视业,专为影视而生存的作家和专为影视而创作的文学作品纷纷涌现。 B精美的图画的艺术加强了语言艺术的审美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是纯粹的语言艺术所无法达到的。 C图像化的写作将作家的“编码”过程与读者的“解码”过程缩短,在文字
41、与图像的互文性阐发中扬 长避短。 D张爱玲小说传奇的封面,以一个现代人立于窗外的影子表达打开洋场社会一扇窗子的寓意。 4材料一第二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5在对待图文关系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文化为族群认同的纽带,而不是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认同纽带。这一本质特征远 在统一的秦朝形成前就已定型。以文化为族群认同标志的文化基因,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传承具有决定性 的建构作用。文化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接受的,以文化
42、作为维系族群的纽带, 既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统一”成为华夏族群的本能驱动自有周一代, “统一”就是 中华世界唯一的理想形态,也是最终形态。 除了以文化为族群纽带,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形成甚早、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保证了中华文明的 “向心”与延续,那就是建立在儒家话语之上的对“温柔敦厚”的追求。 “温柔敦厚” ,语出礼记 ,其指 的决不仅是人的性格或态度,还是个人对于大道的追求,对民众、家国、集体的深厚感情和悲悯,或者可 称为“集体性考量” “整体性思维”等等。在四海升平时, “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与邻为善、乐于助人;在 天灾人祸时, “温柔敦厚”使一个人为了他人、家国可以慨然赴死。
43、 “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依然可追溯到 中华文明的源头时期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华夏传统中一些鲜明的文化特质,如好仁、不武、中庸 等等,甚至诗歌的声韵对偶、楷书的端正庄严等艺术倾向,无不生发于“温柔敦厚” 。 第 12 页 共 38 页 是什么塑造了华夏历史的这种文化基因?我以为,文化的问题,最终还是要从文化中找寻答案。 文化是可以被引导和塑造的。中国从汉代起尊崇儒家学说,唐宋时期的政治家又以非凡的政治智慧 设立并发展了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科举制使儒家的精神追求、文化倾向与普通大众的人生 之间形成了无法脱钩的紧密联结,从科举制开始,儒家文化开始突破社会的上层,渗透至社会的每个阶层。
44、文化具有可引导性、可塑造性,那么,如何讲述历史、讲述历史的源头就是塑造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历 史上历朝历代帝王的封禅巡守,以及几乎持续整个封建王朝时期的尊孔祭孔,其实都是维系族群历史记忆、 保持文化基因传承的外在形式。西方人“言必称希腊” ,不断地讲述希腊文明如何恢宏,也正是欧洲人塑造 近代欧洲文明“合法性”的历史叙事。而回顾自身,辉煌多样的文明形式、自源头时期就具有的海纳百川 的文化包容心态、 “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是我们的文化在伊始时期就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换句话说, 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来说是健康的、有活力的。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如不用心维护和引导,基因 也可能发生变异。放之于当下
45、,如何讲述历史,如何追溯历史记忆,正是维持文化基因健康持续的关键所 在。 (摘编自王学典江山胜迹,我辈登临谈中国历史传承中的文化基因 ) 材料二: 汤恩比说: “就中国人杂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 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 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 进入生产力发展史上的铁器时代。同期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都没有走出青铜时代就消 亡了。中国古文明在青铜时代没有为外部力量或内部因素所中断。 中华文明在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比周朝更发
46、达的秦汉时代挺进。过了近 600 年,到公元四、 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了民族迁移,还出现过若干少数民族的政权。但这些都属于常见的朝代更迭,没 有产生本质变化。中华文明继续前行。 公元 589 年,隋统一中国。中华文明的传统又在隋唐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与丰富。以后虽有元和清 两代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但这些皇朝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行政理事。中华文明一直没有中断。 从世界历史上看,两河流域与埃及是世界上最早走出野蛮、走进文明的地区。这里的居民创造了人 类早期的辉煌,发明了文字,积累了丰富的文献,办教育,兴文化,但就是没有产生史学。古代的印度虽 然拥有灿烂的诗篇,也有远古的法典,有宗教,但没有史
47、学。在古代,只有古希腊和中国不但创造了历史, 而且创造了与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史学。但古希腊的史学主要是当代史,古希腊人没有形成数代史家连续按 时叙史的传统。 古代中国是史学大国,也是史学强国。政治文明的连续性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连续性,而中国历史的 连续性又为中国史学的连续性提供了丰厚的内容。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 春秋到由历代史 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 ,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中国历史资源之丰富,史事记载之连续,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感到惊讶。他在历史哲学中曾这 样写道: “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 , “中国历
48、第 13 页 共 38 页 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 汉字是中华文明传承的载体,也是中华文明所产生的标志性成果。汉字的整个发展过程清晰连贯, 没有发生过断裂。圣哲的经典通过汉字滋养一代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明延绵发展,始 终充满活力。 (摘编自杨其乐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开放性特质基于中外文明比较的视野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需求,中华民族在秦朝之前便由以种族、血缘或地域为种族认同纽带转为以 文化为种族认同纽带。 B作为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文化基因, “温柔敦厚”生发出了中华传统的文化特质,而且还
49、对艺术倾 向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中国历史的文化基因从根上是健康而有活力的,这是因为“温柔敦厚”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文明的向 心与延续提供了保证。 D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一脉相承,绵延至今,从世界范围来看,也只有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长期延续 发展,一直没有中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思想中“温柔敦厚”的文化基因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从个人性情到家国情怀,呈现出乐善共 荣、献身其济特征。 B汉代起尊崇的儒家学说,随着科举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而与社会各阶层紧密联结,体现了文化的可 引导性与可塑造性。 C少数民族掌握最高政权并未造成中华文明中新,表明文化基因可以突破种族、血缘或地域
50、限制,保 持文明本质的稳定。 D材料二通过将中华文明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等进行比较,揭示了中华文明的连 续性与开放性特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温柔敦厚”文化特征的一项是() A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于谦咏煤炭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 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 )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4简要梳理材料一第段的行文思路。 5中华文明传承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原因有哪些? 第 14 页 共 38 页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