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招考、培训>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文档编号:1724317       资源大小:36.96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33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3.33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33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1、第 1 页 共 11 页 【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 1 国家制度 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时间:7575 分钟分钟满分:满分:10010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 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边镇开设互市,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 胁。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 B明朝边疆的防御力量急需增强 C蒙古是明朝内陆边疆的主要威胁 D明朝统治者对蒙

    2、古的政策摇摆不定 22018 年 3 月,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将宪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的表述,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体现了我国() A国家宪法是民族地区自治的前提 B政府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 C明确提出了民族平等与团结原则 D以立法形式确保民族自治的实施 3中国过去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敬而远之,认为它们是束缚和遏制中国的工具。但 20 世纪 90 年代 末开始,特别是 19972003 年,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到,中国从冷眼旁观者变成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全面参 与者,而且批准实施了一系列国际安全条约。这表明() A通过广泛结盟维护自身安全

    3、 B中国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C中国努力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中国开始积极融入世界 4“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 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中世纪的欧洲,王权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主要是因为() A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不利于国王的专制统治 第 2 页 共 11 页 B王权不甘心屈尊于教权之下 C罗马教会阻碍了西欧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D欧洲君主反对基督教信仰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由中华人民

    4、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 次会议于 1984 年 5 月 31 日修订通过,自 1984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它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 () A开始成为一项行政区划制度 B在全国开始全面推行 C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 D进入法制化建设轨道 7汉武帝太初元年设置一职,掌管宾客事宜,迎送接待诸侯、少数民族首领、外国的王公、使臣来 朝。这一职位是() A典客B大鸿胪 C护乌桓校尉D礼部 8唐朝政府曾专门设置鸿胪寺来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在很多地方设置商馆以招待外商,又设互市 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这反映出唐朝() A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 B对外政治经济的联系加强 C

    5、文化影响力优势明显 D统治者天朝上国心态严重 9古代中原王朝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即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以经济物质利益抚慰。 道光、同治、咸丰三朝,“羁縻”一词充斥在君臣有关中外关系的上谕和奏折中;光绪以后,这个词不多见 了,庚子之后更为罕闻。这一变化表明() A外交日益半殖民地化 B近代外交观念逐渐确立 C列强完全控制清政府 D近代民主国家意识觉醒 10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 (葡萄)为酒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 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

    6、反映了() A葡萄、苜蓿种植已普及 B政治交往促进经济交流 C西汉社会风俗发生变化 D“丝绸之路”完全形成 第 3 页 共 11 页 111516 年,法兰西国王弗朗素瓦一世同教皇签订波伦亚条约,规定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 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 年,弗朗索瓦一世下令全国各省均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 上述举措() A推动法国建立等级君主制 B.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C进一步强化封君封臣制度 D.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12欧洲与法国政府指出:“路易十六的法国还只能算作一个朝代国家,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 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

    7、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 共。”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路易十六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 B民法典维护了公民私有财产权 C人权宣言颁布激发了民众革命热情 D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民族主义发展 131864 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 500 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 300 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这是 19 世纪 70 年代前期中国人所 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这反映当时() A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 B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 C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D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 14古代东亚,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万国来朝”“天下共主”的国际

    8、秩序模式,称为朝贡体系。鸦片 战争后,西方国家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在中国建立起新的中外关系模式,称为条约体系。这两种 关系体系() A均为前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 B是平等与不平等两种外交关系的反映 C体现了王道与霸道不同交往观念的差异 D符合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 152017 年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新时期,体现这一指导思想的外交活动是() A中美建交B中日建交 C参加亚信峰会D参加日内瓦会议 16“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当一个崛起国取代守成国时,自然会出现不可避免的混乱。但是,二战 后美苏

    9、争霸以“冷战”形式避免了军事冲突;德国通过同英国、法国合作和平地实现了复兴。这说明() 第 4 页 共 11 页 A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 B修昔底德陷阱已经丧失作用 C国际冲突能以和平方式解决 D经济与科技实力可取代战争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即已提出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 1941 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建立蒙、回民族自治区。此后分别在关中正宁县建

    10、立了回族自治乡, 在城川建立了蒙古族自治区。 材料二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 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民族自治机关。”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推进民族区 域自治的积极作用。 (2)与 1949 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

    11、国宪法中关于民 族区域自治的规定有何突出变化?这些规定有何意义?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人信仰“天圆地方”,相信自己居住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故称“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 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和文化发展参差不齐。中国古代的 先民们便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认为华夏民族文明程度最高,而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是一些未受礼仪 熏沐的落后民族,所以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特别强调民族之间的区隔。鸦片战争后,传统民族主义受到了前 所未有的挑战,但成为近代民族主义的思想来源。 郑大华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 的思想来源及形成 第 5 页 共 11 页 材料二19 世

    12、纪末,由于朝廷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而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近代民族主 义思潮开始形成。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他反对国内种族间的争斗而坚持多民族联合的 “大民族主义”,并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因此,梁启超将其民族主义的实现寄托在民智提升和宪 政实现之上。在他看来,开启民智,必不能以暴风骤雨式的方式进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为革命目标。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 陈敏荣梁启超和孙中山 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传统民族主义的内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梁启超与孙中山关于近代民族主义认识的差异。 (3)综

    13、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民族主义的认识。 19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内政存在着彼此联动、相辅相成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条件。更确切地说,开放是改革的必要条件”。资中 筠认为,如果没有开放,我们关起门来是无法实行改革的。人们总是说“改革开放”,但不如说“开放改 革”。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美国的开放。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关键作用。 童桐写在中美建交及邓小平访美 30 周年之际 材料二必要,是因为这个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三年来,习近平 20 次出访 所

    14、到之处都刮起强劲“中国风”。收获,是因为中国的外交不仅“高大上”,而且“接地气”中国的领导人 甚至我们的主席、总理,都在出访期间亲自做“讲解员”和“推销员”。他们心中想的是国内的发展建设,装 的是人民的利益福祉。 2016年 3 月 8 日 王毅:中国外交忙得 很有必要、很有收获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必要性。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改善的关键事件。 第 6 页 共 11 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参与”的主要原因。我国外交活 动取得了哪些“收获”? 20近代西欧民族国家逐渐兴起,国家主权的意识也越来越浓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13371453 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 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 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 基础。”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 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 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 的情况发生变化。中世纪文明那种

    16、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 的方向演变。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16 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 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近代资产阶级主权学说的创始人让博丹认为,国家主权即“不受法律限制 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掌握主权的统治者在时间任期上不受限制,“绝对地和完全地”掌控 整个国家和人民,拥有绝对的权力去制订法律、对外宣战与媾和。荷兰人格劳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 论,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奠定了国家主权内外统 一的法理基础。他认为国

    17、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普遍至高的正义原则”。 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出于“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处罚”,根本目的是 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维持世界和平。 摘编自赵建文关于国家主权的 性质和地位的理论演进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博丹和格劳秀斯国家主权观的异同,并从其所处时代发展主题的 第 7 页 共 11 页 角度,分别指出两人的主要目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分) 1A 【

    18、解析】材料中“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边镇开设互市,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 境威胁”,体现的是经贸往来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稳定及交融,故选 A 项;B、C、D 三项与材料无关,排 除。 2B 【解析】由材料内容可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和完善民族关系,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选 B 项;仅据材料内容无法得出 A 项结论,排除;民族平等与团结的原则在 1954 年宪法中就已明确提出,排 除 C 项;中国在 1954 年就以立法形式确保了民族自治的实施,排除 D 项。 3B 【解析】中国从对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敬而远之到主动参与,而且批准实施一系列国际安全条约,这 种主动性体现了中国积极参与

    19、多边外交,故选 B 项;新时期以来,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排除 A 项;作为 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已经是政治大国,排除 C 项;D 项中的“开始”表述错误,排除。 4B 【解析】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自治”“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B 6D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在建国之时就已经明确提出,并在全国开始实行,故排除 A、B 两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际上体现出这一制度的法制化,故选 D 项。C 项不能说明这 一问题,故排除。 第 8 页 共 11 页 7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汉朝机构主要管理民族事务等,故选 B 项。典客是秦代的管理少

    20、数民族 事务的官职,故排除 A 项;护乌桓校尉只管理特定地区(东北)少数民族事务,故排除 C 项;礼部是隋唐时 期设立的,故排除 D项。 8B 【解析】材料体现唐朝政府设置鸿胪寺、商馆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来掌管对外贸易,说明中 外政治经济联系紧密,但未体现税收结构中是否以海外贸易税收占主导,故 B 项正确,A 项错误。材料反 映唐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与唐朝的文化影响力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唐 朝政府设置专门机构招待外商及掌管对外贸易,说明唐朝政府重视对外贸易与对外交往,没有体现统治者 天朝上国心态,故 D项错误。 9B 【解析】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政策,实际上

    21、反映了天朝上国的思想,是中原文化文明对周边文化优越 性的表现,近代这一词语逐渐消失,主要反映的是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观念逐渐的改变,并不是外交 殖民地化的体现,A 项错误;羁縻一词的逐渐消失,反映了由古代天朝上国的外交思想,转化为近代不平 等的外交思想,B 项正确;材料看不出列强完全控制了清政府和民主的特征,C、D 两项错误。 10B 【解析】汉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的过程中引入了西域的葡萄和苜蓿,说明政治交往中促进了经济的交 流,故选 B 项。“已普及”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A 项;材料仅体现了对西域农作物的引进,不能说明西汉 社会风俗的变化,更无法体现“丝绸之路”是否已经完全形成,排除 C、

    22、D 两项。 11B 【解析】据材料“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可知,有利于国家摆脱天 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选 B 项。A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封君封臣制度强调天主教的至高 地位,材料削弱天主教影响,排除 C 项;16 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排除 D 项。 12D 【解析】根据材料“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才是一个民族国家。很多法国人跟随着拿破仑,因为他们每 个人都自认为是组织中的一部分,生命荣辱与共”得出拿破仑统治时期促进法国民族主义的发展,故选 D 第 9 页 共 11 页 项。路易十六并非是法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君主,排除 A 项;材料没有涉及

    23、 B、C 两项,排除。 13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清廷在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万国公法,体现了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律解 决外交事务的意识,故 D 项正确。题干反映总理衙门“参酌援引”而并非完全执行万国公法,不能说明 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排除 A 项;题干并未强调清政府盲目自大的心态,排除 B 项;当时处于洋务 运动期间,西学东渐仍在器物阶段,排除 C项。故选 D。 14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条约体系属于资本主义时代的国际关系体系,故 A 项错误;二者都不是 平等的外交关系,故 B 项错误;朝贡体系重在天朝上国、宣扬国威,体现了王道观念,条约体系以列强殖 民侵略为前提,体现了霸道观念,

    24、故 C 项正确;条约体系伴随殖民侵略,侵犯了被侵略国的主权,不符合 主权国家观念及其相应的国际秩序,故 D 项错误。 15C 【解析】亚信峰会是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首脑会议,其宗旨是通过制定多边信任措施,加强 对话与合作,促进亚洲和平、安全与稳定,这与题干“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 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相符,故选 C 项;中美建交是 1979年,排除 A 项;1972 年中日 建交,排除 B 项;参加日内瓦会议是 1954 年,排除 D 项。 16C 【解析】“世界各国可以完全避免战争”表述绝对化,故 A 项错误;在当今的时代,国家实力对比不断 变动

    25、,所以国际局势的动荡混乱一直存在,“已经丧失作用”是不符合事实的,故 B 项错误;美苏的冷战说 明国家间的冲突可以以非战争手段解决,德英法的合作复兴也证明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争端具有可行性,故 C 项正确;D项说法错误,排除。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共 4 小题,小题,17 题题 13 分,分,18 题题 14 分,分,19 题题 13 分,分,20 题题 12 分,共分,共 52 分分) 17(1)积极作用: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巩固 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 (2)变化:强调了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

    26、离的部分。意义:使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正式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第 10 页 共 11 页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30 年代末到 20 世纪 40 年代中期实行民 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当时正处于抗战时期,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调动 各少数民族抗日和建设的积极性;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并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推动抗 日战争的胜利。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可知,强调了各

    27、民族自 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使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少数民族的民主政治制度逐步建立 起来。 18(1)华夏族居于天下的中心;华尊夷卑观;强调民族之间的界限。 (2)梁启超主张多民族联合,孙中山主张排满兴汉;梁启超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孙中山的民 族主义排除个人自由;梁启超通过改革的方式,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 (3)近代民族主义受传统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影响;伴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反帝爱 国斗争;有助于民族、国家的独立。 【解析】第(1)问,根据“相信自己居

    28、住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可得出华夏族居于天下的中心;根据“中 国古代的先民们便形成了一种华尊夷卑的观念”可得出华尊夷卑观;根据“所以中国传统民族主义特别强 调民族之间的区隔”可得出强调民族之间的界限。第(2)问,根据“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 他反对国内种族间的争斗而坚持多民族联合的大民族主义”得出梁启超主张多民族联合;根据“孙中山的 民族主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革命目标。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可得出孙中 山主张排满兴汉;根据“并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得出梁启超将民族主义与个人自由相结合;根据 “对于个人自由,他则将其排除在民族主义之外”可得出孙中山的民族主

    29、义排除个人自由;从方式的不同可 得出梁启超通过改革的方式,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第(3)问,结合所学可从近代民族主义受传统思想和 西方思想的影响、伴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形成、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助于民族、国家的独立 等角度概括。 19(1)必要性:为国家改革开放创造条件。 事件:1972 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1978 年中美双方同时发表中美建交公 报)1979 年中美正式建交。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收获:促进了国内的发展,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必要性”结合“中美关系是必要条件”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关键 第

    30、 11 页 共 11 页 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原因”结合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回答;第二小问“收获”联 系材料二最后一句话概括。 20(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 公民利益和权利(“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到关注。 (2)同:都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 异: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格劳秀斯则侧重对外主权的阐释。 目的:博丹:新兴资产阶级希望通过维护和加强君主权力,打击封建势力(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发 展资本主义。 格劳秀斯:

    31、西欧各国纷纷进行海外扩张,需确立国际法基础,调整各国在争夺海外市场中获得的利益 和权力。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对西欧 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战争唤醒民族意识;由材料一“语族一旦划分这 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可知,民族语言的使用为民族国家兴起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宗教改 革的内容可知,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兴起。第二小问,由材料一“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 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可知,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由材料一“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 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可知

    32、,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由材料一“从前那种只知 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可知,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由材料一“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 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可知,民族国家注重公民利益和权利。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 “不受法律限制的对公民和臣民进行统治的最高权力”“认为国家主权对内是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可知,相同 点是二者都认为国家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根据材料二“对外是不受任何权力限制的独立权他 认为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 正义原则”可知,不同点是博丹侧重对内主权的阐释,而格劳秀斯发展和完善了博丹的理论,拓展到对外 主权的阐释。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16 世纪,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当时封建教会和 封建贵族仍享有许多特权,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羁绊”并结合所学可知,博丹希望通过加强君主权力,来 打击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特权,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根据材料二“格劳秀斯国际社会中的国 家,彼此均受制于国际法的最高规范国家从事战争的主权行为必须符合自然法和正义原则”并结合所 学可知,格劳秀斯希望在海外扩张盛行之时,为国际社会确立规范,从中获益。


    注意事项

    本文((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