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2 22 2 课课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 道路道路 目标展示定方向 课程标准 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认识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的意义;认识红 军长征的意义。 问题导引 1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表现;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工业 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历史解释) 2南昌起义的背景、时间、结果、意义;八七会议的时间、内容。(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发展的表现、建立的意义;“工农武装割 据”的内涵和实践。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4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和意义;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议题、内容、
2、 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历史时空 基础必备探新知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政治 (1)“宁汉合流”:1927 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 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 (2)继续北伐:1928 年,国民政府继续北伐,讨伐张作霖。日本帝国主义为阻挠北伐,制 造了“济南惨案”。蒋介石命令部队绕道开进。张作霖因战事不利,决定退出北京。 (3)“东北易帜”:1928 年底,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 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 2经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官僚资本的崛起 A民族工业的发展 (1)原因 国民政府建立以
3、后,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实业的热情有所提高。 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蓬勃开展,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创造了机遇。 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全国基本实现统一。 (2)表现:除了原有的纺织、面粉等行业外,民族工业中的新兴部门如化学、橡胶、搪瓷 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B官僚资本的崛起:官僚资本凭借国家权力,迅速聚敛起巨额财富,四大银行成为他们 巧取豪夺的重要工具;阻碍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拓展 1】“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 年 4 月,国民政府为克服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 和经济危机而发动的经济建设运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的作用不仅是发展了国民经济,增加 了国民收
4、入,也是一场战前的经济动员运动。这场经济建设运动,是一场由政府号召并组织 的、动员各界人士参加的群众性的经济建设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之路 (一)武装反抗专制之路 1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为了挽救革 命,中国共产党决定用武装起义来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 (2)经过 爆发:1927 年 8 月 1 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结果:起义军占领南昌城。随后,南下广东。 (3)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 (1)召开:1927 年 8 月 7 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
5、紧急会议。 (2)内容:会议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 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 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概念阐释】(历史解释) 1“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 急于求成,如王明的“左”倾错误等。 2右倾:是保守主义、机会主义,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如陈独秀右倾机会主 义错误。 3秋收起义 (1)背景:八七会议后,毛泽东组织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2)过程:1927 年 9 月,由于敌强我弱,起义军在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3)结果:毛泽东主持召开会
6、议,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二)开辟革命新道路工农武装割据之路 1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尝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建立:1927 年 10 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创立了第一个农村革 命根据地。 (2)发展:1928 年,朱德、陈毅率领的革命队伍到达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 会师。 (3)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走上了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和实践 (1)内容:“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7、 (2)实践 根据地建设 到 1930 年夏,全国已经建立起大小十几块 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1 年 11 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 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 埃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是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人民 革命政权的宝贵探索与尝 试 土地革命 各农村革命根据地逐步开展土地革命,“打 土豪,分田地” 使广大农民积极发展生 产,拥护中国共产党,支 持革命 武装斗争 1930 年 10 月到 1933 年 3 月, 红军先后打退 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 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 发展 (三)战略转移之路红军长征 1原因 (1)客观原因:蒋介石向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
8、模的“围剿”。 (2)根本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脱离中国革命实际,中共中央犯了 “左”倾错误。 (3)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 (1)开始:1934 年 10 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2)转折:遵义会议 背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力量锐减;毛泽东建议改向敌军力 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红军攻克遵义。 时间、议题: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军事 和组织问题。 内容: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不久,政治局常委决 定由张闻天负总责,并成立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
9、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 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 命。 (3)走向胜利:声东击西,四渡赤水,牵制国军 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 追堵截,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4)会师 1935 年 10 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 年 10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 实现了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种子,鼓
10、舞了人民群众。 铸就了长征精神。 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史料探究释疑难 主题一符合中国国情革命道路的探索(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一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 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的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史料二中国仍属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交通极端落 后,各地区发展不平衡,那种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在反动统治力量 强大的城市进行革命的理念,不符合中国国情。 刘宇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与中国革命新道路 探究 1:据史料一,概括“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主要内容。 提示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11、工农红军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有计划地政权建设、土 地革命,创立人民革命武装。 探究 2:根据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我国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具体因素。 提示 2: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发展薄弱,工 人阶级力量弱小。 【拓展】全面认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含义:“工农武装割据”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 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2)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前提,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 要形式,是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 内容,是发动群众支持革命战争、巩固根据
12、地的法宝;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阵 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依托。 (3)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推动了当时根据 地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 主题二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影响(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史料三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 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 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探究 3:史料三中“云消雾散”指什么?毛泽东成为“舵手”指什么?“拨正船头,胜利 向前”又指什么? 提示 3:纠正错误的军事路线。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
13、中央的正确领导。扭转了长征 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开始转危为安。 【拓展】全面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1)从背景看:遵义会议是在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指挥正确的基础上召开的。 (2)从结果看: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从意义看: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 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 走向成熟的标志。 随堂训练测达标 1(2021上海青浦区)某事件发生后,事主通电全国,表示从那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
14、 南京国民政府,将北洋政府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旗帜。该事件发生在(B) A上海B东北 C南京D武汉 解析根据“将北洋政府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旗帜”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的是张学良 的“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统一,该事件发生在东北,故选 B 项, 排除 A、C、D 三项。 2(2021宜春)20 世纪 30 年代, 时代漫画刊载了东亚国际球战中华队员人选蠡测 (下图)的讽刺漫画,并配以文字说明:“我国球员人才辈出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 谊练习, 胜的固不足以言勇, 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 现在呢, 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 ” 该漫画反映了,当时(D) 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状况
15、B国民党全力围剿革命根据地 C中国体育运动发展迅速 D人民企盼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解析根据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不过以前大都是国内球队的友谊练习,胜的固不 足以言勇,败的也不能说是耻辱。现在呢,由自己练习进而到国际比赛了”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在民族危机的冲击下,中国民众希望国内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与中日的“足球赛” 对决中取得胜利,D 项正确;A、B 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 项属于对材料的曲解,排除。 3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中写道:“在城市武装起义失败之后,保存下来的起义队 伍被迫转移到农村,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这条
16、“新道路”(B) A是对过去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 B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C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指针 D成功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解析“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建立了农村根据地,开辟了一条中国 革命的新道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新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 据”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故 B 项 正确;过去革命斗争是城市包围农村,故 A 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中国成立后反对资本 主义的革命,故 C 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成功指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故 D 项错误。 4在中共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要解决农
17、民土地问题,他在发言中说:要规定大中地 主的标准,同时也要采取一定的办法解决小地主问题,根本取消地主所有制,“如此方可以 安民”。毛泽东的这一主张(C) A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继承了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 C与土地革命路线具有一致性 D为南昌起义提供了指导思想 解析毛泽东主张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根本取消地主所有制,这与后来在井冈山革命根 据地实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内容基本一致,故 C 项正确;此时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故 A 项 错误;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并没有提出给农民分配土地问题,排除 B 项;南昌起义发生在八 七会议之前,故排除 D 项。 5“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写字,从 1921 年党
18、成立到 1934 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 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 1934 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材料中毛泽东所说“我们”开始“自己想问 题”的重要标志是(B)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解析据所学可知, 1935 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解决了自己的路线、 方 针、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B 项正确;八七会议召开于 1927 年, 与材料不符,A 项错误;瓦窑堡会议召开于 1935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 项错误;洛川会议 召开于 1937 年秋,与材料时间不符,D 项错误。 6(2021河南高一期末)1935 年 9 月, 大公报临时通讯员范长江在松潘战争之前后 中写道:“中央红军的主力,亦由中国的东南转到西北的陕北上来。”这一报道表明(C) A红军开始摆脱国民党的围剿 B“左”倾军事路线已被清除 C红军主力即将完成战略转移 D中央红军开辟了新的根据地 解析根据材料时间 1935 年 9 月以及“中央红军的主力,亦由中国的东南转到西北的 陕北上来”可知,这一报道说明红军主力即将完成战略转移,C 项正确;A 项错在“开始”, 排除;B 项与题干信息无关,而且表述绝对,排除;中央红军所到的陕北根据地是刘志丹开辟 的,而非新根据地,排除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