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163文库! | 帮助中心 精品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教学素材分享与下载!
163文库
全部分类
  • 办公、行业>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中职>
  • 大学>
  • 各类题库>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163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秋修订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含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 文档编号:1643265       资源大小:71.06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文币     交易提醒:下载本文档,10文币将自动转入上传用户(wenku818)的账号。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注册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文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点此详情)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试题类文档,标题没说有答案的,则无答案。带答案试题资料的主观题可能无答案。PPT文档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请谨慎下单,否则不予退换。
    3、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2021秋修订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含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1、第 1 页 共 37 页 【2021 秋修订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1.1.11.1.1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 1 1、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P3P3)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 设。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2 2、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改革开放是如何进行的?(P4P4)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2、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 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易错点】 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但只能说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不能说改革 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3 3、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P3-P5P3-P5)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 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 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

    3、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 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四个尊重” )已成为社会共识。 4 4、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P5P5 阅读感悟)阅读感悟)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或: P8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P11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 5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

    4、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 (P3P3、P6-P7P6-P7)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制造业第一大国、 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外资流入第一大国、 第 2 页 共 37 页 商品消费第二大国, 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科技、 教育、 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 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6 6、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5、(新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P8P8)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阳阳老师说明】 这个地方终于避免了争议!上一版本的表述是: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实,中国进入新时代的时间就是十八大以来,十九大是宣告的时间。 7 7、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P8P8)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笔记可补充在 P4 相关链接】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兴国之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改革开放 【选择题

    6、必考】 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不能说成其他的,比如改革开放、保护环境等。 8 8、 (补充(补充) 【常考】【常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 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 展理念。

    7、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以爱国主义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1.21.1.2 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 1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P9-P11P9-P11) 我国过去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第 3 页 共 37 页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

    8、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P9P9-P11-P11)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 革新。 3 3、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和总目标?(P9P9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1)内容: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 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

    9、领域的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4、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P11-P13P11-P13)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 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 5、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P11-P13P11-P13)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 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0、。删除引领全体人民后“携手迈入 全面小康社会” 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 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 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选择题必考】 第 4 页 共 37 页 共同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裕、同等富裕 6 6、 (补充(补充) 【常考】【常考】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 ,这说明,

    11、这说明 了什么?了什么?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 7、 (补充)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有什么意义?(补充)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解决社

    12、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11.2.1 创新改变生活创新改变生活 1 1、创新的重要性?(创新的重要性?(P14P14 蓝字)蓝字)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 禀赋。 2 2、怎样正确认识创新?(创新与生活的关系、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3、?(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P15-P16P15-P16) 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3 3、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为什么说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P15P15) 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第 5 页 共 37 页 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4 4、创新改变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创新改变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P16-P17P16-P17)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

    14、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 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5 5、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P17-P18P17-P18)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 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

    15、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6 6、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改革与创新的关系?(P18-P19P18-P19)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 中国走向富强。 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 革发展成果。 【知识点拨】 在 P18 有涉及到“时代精神” ,由于整本书知识关联性比较强,可能选择题里会提前出现有关 “民族精神”的内容,在本册 P67 和 P114 有具体讲解。中国精神包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两 方面,其中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选择

    16、题经常颠倒说法, 需要注意。 1.2.21.2.2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1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重要性?(P20P20) 第 6 页 共 37 页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 2、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P20P20) (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 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 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易错提示】 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总

    17、体比较落后,不能说“我国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 3 3、我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为什么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 (1)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P20 (2)我国科技创新现状(不足)P20 (3)创新的重要性 P14 (4)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P17 【阳阳老师说明】 概括性问题,可以结合前一节知识点 4 4、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P24P21-P24)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这里补充一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可以) ,将 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

    18、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 5、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重要性?(P22P22)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易错提示】 第 7 页 共 37 页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比如“科技” 。 6 6、我国教育

    19、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P23P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教 育公平取得重要进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 7、 “大众创业大众创业”和和“万众创新万众创新”的内涵?(的内涵?(P24P24) (1)万众创新的内涵:创新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新者,都可 以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 (2)大众创业的内涵:创业不分男女、不分城乡、不分行业,每个人都可以是创业者,都可 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8 8、为什么要鼓励、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

    20、24-P28P24-P28)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9 9、创新精神的表现?(、创新精神的表现?(P26P26) 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易错提示】 P11 有个“改革创新精神” ,要加以区分 1010、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P27P27) 既要尊重他人的

    21、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111、 (补充(补充) 【常考】【常考】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 树立远大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培养动手能力,勇于在实践中探索。 第 8 页 共 37 页 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2.3.12.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 1、民主价值的要求和实现形式是什么?(民主的内涵、民主价值的要求

    22、和实现形式是什么?(民主的内涵) (P30P30) 民主在价值上要求大多数人当家作主,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2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追求民主价值的?(P31-P33P31-P3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以争取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为己任, 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 命的民主实现形式。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 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经验和教训,领导中国人

    23、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懈探索。 建设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 追求。 3 3、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为什么需要法治体现、保障民主?(P33P33)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 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4 4、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P33-P34P33-P34)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

    24、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P33P3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繁荣富强。 6 6、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P34P34)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 一致意见。 第 9 页 共 37 页 7 7、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

    25、制度有哪些?意义?(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P35P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 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 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8 8、我国的民主现状是怎样的?(、我国的民主现状是怎样的?(P36P36) 在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人民的利益得到越来越切实的

    26、保障,人民越来越多地参与 民主管理。 2.3.22.3.2 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 1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P38P38)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 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

    27、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3 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P38) (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4 4、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P39P39) (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 智,促进决策

    28、的科学化。 (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第 10 页 共 37 页 5 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P40)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 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 公民的参与热情。 6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2P41-P42)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29、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 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 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 力的重要保证。 7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P41)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 8、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P42)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

    30、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9 9、 (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 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2.4.12.4.1 夯实法治基础夯实法治基础 1 1、法治的意义?(、法治的意义?(P45P45、P47P47) 第 11 页 共 37 页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

    31、期,保障人 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是发展市场经济、 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是解决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P44 蓝字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 2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6P45-P46)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 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

    32、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 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 3 3、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8P47-P4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把书上的“确定为”改为“是” )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 4、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P48P4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 力推进。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 国又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33、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 取得历史性成就, 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5 5、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P50P49-P50)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 ,使每一部法 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 ,使每一 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 统一。 【阳阳老师说明】 P49 相关链接可以划线和补充的内容: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

    34、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 : 第 12 页 共 37 页 科学立法举例:人大及常委会制定通过XX 法 严格执法举例: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XX 被抓 公正司法举例:法院、检察院 全民守法举例: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守法 6 6、 (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

    35、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7 7、 (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 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为人民谋利益。 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8 8、 (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些什么?(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些什么? 努力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积极宣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积极参与民主

    36、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 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4.22.4.2 凝聚法治共识凝聚法治共识 1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P51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 共服务。 (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 2、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的内涵?(P51

    37、P51) 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第 13 页 共 37 页 3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 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4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3P52-P53)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38、、表达权和监督权,促 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政府)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 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政府) 5 5、厉行法治的内涵?(、厉行法治的内涵?(P53P53)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 行义务。 6 6、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P53-P55P53-P55)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现代社

    39、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 的权利义务观念。 (个人)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党和政府) 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守 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社会)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7 7、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P55P55) 国家和社会治理

    40、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 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 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 14 页 共 37 页 【阳阳老师说明】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也可以依法行政,但不能说青少年要依法 行政、不能说法院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只能是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对应观点是“党要依法执政” ;政 府是行政机关,因此对应观点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 3.5.13.5.1 延续文化血脉延续文化血脉 1

    41、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P59)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 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 文学艺术,等等。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阳阳老师说明】选择题经常出现“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此观点错误 2 2、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中华文化为什么能薪火相传、历久弥新?(P59P59)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

    42、 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重要性?(P60-P61P60-P6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 和自豪。 4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P60P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 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伟大实践。 5 5、为什么

    43、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P61P6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 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的内涵) 第 15 页 共 37 页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6 6、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62P62)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

    44、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 化新辉煌。 7 7、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2-P65P62-P65)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 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 化基因。 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8 8、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和内容?(P63P63) (

    45、1)特点: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内容: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自尊 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 理规范。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9 9、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如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P65P65)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 贷; 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1010、 (补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补充)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 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有利于增

    46、强文化自信,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建设文化强国。 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繁荣发展。 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 16 页 共 37 页 1111、 (补充)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补充)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1)国家:完善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 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加大对破坏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47、。 加大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宣传力度,提高民众参与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 (2)公民:通过课文阅读、艺术欣赏和社会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粹; 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 自觉保护文化遗产,敢于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作斗争。 3.5.23.5.2 凝聚价值追求凝聚价值追求 1 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用、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作用) (P67P67、P69P69)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48、,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 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2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P67P67)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 神。 3 3、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和本质?(P67P67) (1)重要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本质: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4 4、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内涵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新内涵) (P67P67

    49、)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 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5 5、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P68P68 探究与分享)探究与分享)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红岩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 “两弹一 星”精神、红旗渠精神 第 17 页 共 37 页 (3)改革开放时期: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脱贫 攻坚精神等 6 6、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

    50、神?(如何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P69P69)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7 7、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70-P72P70-P72) 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 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


    注意事项

    本文((2021秋修订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含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