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西江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夜行黄沙道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词。词的作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辛 弃疾,写的是夏夜在黄沙岭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词人 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这首词 分为上阕和下阕两部分。词的上阕描写的是黄沙岭夏夜清丽 喜人的景象,下阕描写了黄沙岭上轻云、阵雨的天气变化以 及词人的愉快感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2.了解词的特点。 3.引导学生大体把握词的大意,想象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 4.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
2、作 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词的大意,想象词中描述的情 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词的魅力。 教学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宿建德江,诗人描写了月 夜的景色,相信大家已感受到了诗人那淡淡的愁绪。辛弃疾 也用这种“寓情于景,以景衬情”写法,写下了西江月夜 行黄沙道中。 二、教师范读,学生划分节奏 1、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
3、/忽见。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 中这两首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孩子们很厉害,一下子就发现它们都写了月夜的景色, 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前者是愁,后者是喜。其次是体裁不 同,前者是诗,后者是词。词包括词牌名和题目。词的句式 长短不一,所以词又叫长短句。 三、读中悟意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词典理解词的大意。 2.解释个别词语。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 “现” 。 我们以前在哪些语句中也学过读“见”呢?“读 书百遍,其义自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4、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 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词的大意。 4.让几名学生说说词的大意。 5.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 四、品读词,读中悟情,欣赏词的意境 1.默读,想想作者因何而喜?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一二句 理解别枝:飞离栖息的树枝 喜鹊会做什么呢? 你能不能再来描述一下这幅美景呢? 师引读:清风、明月、悠远恬静。好一个迷人的夜色。齐读 鸟鸣蝉噪,彼此呼应,静而不寂,充满活力。 小结:这样的夜色,静中有动,以动衬静,这样的写法,这样 的诗句,我们很熟悉,你是否想起曾经学过的诗句。 置身在这样的山
5、路之中,你就是辛弃疾,你的心情如何?(舒 畅、喜悦) 带着这份好心情齐读。 三四句 诗人听着蝉鸣虫唱,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徐徐凉风,多么的惬 意啊!深深地吸一口气。闻到了什么? 师:你想到了谁说丰年,会说什么? 引读:人人都在展望丰收,都流露出了抑制不住的喜悦,带着 这种喜悦,读三四句。 小结:蛙声本无意,作者心有情。诗人企望国泰民安,读出诗 人的这份期盼、喜悦之情。 3.学习下阙 六月江南,天气多变,引读: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 的来了,诗人此刻最需要干什么呢?(对,躲雨)穿过田野,转 过小溪,猛然抬头,熟悉的旅店就在跟前。指名读三四句,
6、 读出了什么? 师:正在他要找地方避雨的时候,路在溪桥一转弯,旧时的茅 店出现在土地庙旁的树林边,这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啊!此时,诗人心头怎单单是一个喜字,用一 条成语来形容。 4.生读诗句,说画面 一轮圆月高高地挂在夜空之中,像一个碧玉盘,把金色的月 光洒向大地。 半夜了,一弯新月悄悄地爬上树梢,把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圆圆的月亮高高的挂在山腰,那银色的光辉把整个大地都照 亮了。 通过阅读,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 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 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 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五、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 2、课外收集辛弃疾的诗词。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别枝惊鹊/热爱大自然 稻花香里一喜 茅店忽见/关心农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