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 课这些东西哪里来第二课时说课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 这些东西哪里来是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 来”中的第二课,这一课是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 3 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受并 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主题 五“我们的国家”第 6 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 活的关系, 知道工人、 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 尊重他们的劳动” 而编写的。 本课的核心主题是学生社会性学习,不仅引导学生进行单纯的知识性学习, 而且强调了“见物更要见人”的
2、学习方式。 本课的编写主要帮助学生了解我们的社区生活, 了解工业生产与自己生活的 密切关系,再认识工业的创新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意义,最后懂得我国制造业 “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需要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从而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工业产品带来的舒适和便利有一定的体验和感受, 但工业 生产与小学生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学生对生活中的工业产品从何而来了解甚 少,对其产生过程缺乏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感受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 2.了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3、 3.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工业产品的创新和发展对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意 义。 教学难点:感谢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从小树立创新意识。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活动一:舒适方便的工业产品活动一:舒适方便的工业产品 首先, 出示课本三组图片, 将不同时期的生活现象呈现出来, 然后抛出问题: “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孩 子们讨论交流后,接着出示第二个问题: “你还见过或者了解到哪些工业产品的 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解决了人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板书: 舒适、方便) 设计意图:通
4、过对比,意在说明工业产品的进步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 适、方便。通过提问见过或者了解到哪些相关工业产品带来哪些方便,引入学生 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工业产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利,感谢 创造工业产品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二:推陈出新的工业产品活动二:推陈出新的工业产品 紧接着出示两个不同的电话, 一个是座机, 另一个是移动电话。 并提问: “你 更喜欢哪一个?”学生发言后引出课前让学生做的“小调查”,学生课堂上讲一 讲这些新产品给生活带来了哪些舒适和便利。紧接着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请他 们找一找生活中应该改善的产品,想一想它们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设想还需 要发明哪
5、些产品。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让学生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采访家人,在学生 充分感知工业产品使人们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见物更要见 人”,通过今昔对比,懂得我们美好的生活离不开工业劳动者的智慧和付出,要 珍惜劳动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活动三:随处可见的活动三:随处可见的“中国制造中国制造” 出示课本的三张图片, 让学生讲一讲图片的主人公李亚在参加中美青少年友 好夏令营中遇到了什么事,随机提问:“你遇到过或者听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学生发言后教师播放一段采访留学生的视频,边看边想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出示 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基本特征,并提问看了之
6、 后有什么感想?(板书:中国制造) 设计意图: 通过教学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 “中国制造” 的商品遍布世界各地, 这也说明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中国制造”, 让学生明白“中国制造”虽然遍布全世界,但是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含量有待提 升,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活动四:日新月异的活动四:日新月异的“中国创造中国创造” 课前让学生收集中国高铁和“神舟十一号”飞船的相关资料,课上派代表进 行分享。紧接着播放关于高铁和“神舟”飞船的视频,视频中补充国产大飞机 C919、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等内容。提问:“看完这个视频后你有什么感 受?我们应该感谢谁?”(板书:中国创造)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实例,如中国高铁、“神舟十一号”飞船等,让学生知 道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引导学生说一说 “中国创造” 背后的故事, 重点挖掘中国人民为实现 “中国创造” 付出的努力,贡献的智慧以及体现的创新、探索精神等。 本节课的设计重在将学生生活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链接, 从学生熟悉的日常 生活入手,引导他们寻找日常工业产品,不仅关注了物,还关注了物背后人的精 神面貌,以及人的智慧和创造,从而实现本课时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