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观察土壤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观察土壤是四年级下册岩石与土壤单元的第 6 课。 本课主要研究“土壤中有什么” ,分别从土壤的组成、颗粒的形态以及土壤 成分三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对土壤进行细致观察。在学生采集土壤后, 教师将引导他们从土壤的组成、 颗粒的形态和沉积实验三个层面对土壤的成分展 开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回顾和梳理,使学生对自己之前认识进行反思,加深 他们对土壤的认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分析土壤的组成,了解 土壤的成分,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为后面比较不同土壤的特征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土壤对于学生而言是比较熟悉的,在种植花草时都接触过土壤,知道土壤对 人
2、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但是他们从来没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去观察过土壤, 对土壤的组成也不十分了解,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探究的问题,因此学生会非常 感兴趣。对于探究土壤的组成,四年级学生还比较缺乏科学的观察方法,合作交 流能力也有些欠缺。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观察土壤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和实验,发现土壤中的不同成分,探究沉积实验中土壤分层的原因,组织引导学 生进行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科学的语言来描 述。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 殖质、水和空气等。 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观察实
3、验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组成成分。 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 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 认识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2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土壤的组成成分。 难点:会用土壤沉积的方法观察到土壤成分按颗粒大小分层。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土壤、白纸、牙签、放大镜、玻璃杯、搅拌棒。 教师准备:干燥且已碾碎的土壤,班级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一、聚焦 1.谈话: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土壤
4、中生长的 植物。 2.提问:土壤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观察过它吗?土壤中有什么呢? 3.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土壤。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描述,教师掌握学生的前概念,为后续观察土壤做铺 垫,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二、探索二、探索 活动一:猜测土壤的组成活动一:猜测土壤的组成 提问:你认为土壤里面有什么呢? 预设 1:土壤中有枯树叶、小虫子 预设 2:土壤中有大石子、小石子 预设 3:土壤中有水分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土壤组成进行预测, 为后续的探究活动提供方向与基 础。 活动二: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活动二:采集并观察、描述土壤 (一)采集土壤(本活动也
5、可放在课前完成) 1.过渡:为了更好的对土壤进行研究,我们需要实际观察土壤。 2.谈话: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校园(田野)中采集新鲜的土壤吧! 3.教师布置采集土壤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4.学生采集土壤。 3 设计意图:此活动通过采集新鲜土壤,使学生对土壤进行初步认真细致的观 察。 (二)观察新鲜的土壤 1.谈话:同学们已经采集好了新鲜的土壤,我们一起来观察吧。 2.观察新鲜土壤活动:把土壤倒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仔细 观察。 3.提示: (1)使用上节课学习的观察方法: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用手扇闻,用手 触摸或捻一捻。 (2)观察土壤活动完成后,注意用手卫生。 4.学生进行分组实验,
6、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提问:你们观察到土壤中有什么呢? 6.汇报交流: 预设 1:有许多捻不碎的小石子、沙子 预设 2:我看见了草根、虫子 预设 3:闻起来有气味 预设 4:我感觉摸起来湿湿的,可能有水分 7.小结:土壤中有岩石颗粒(小石子、沙) ,动植物的残体(小草、小虫) , 水分(湿湿的) ,以及腐殖质(有气味)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学生观察新鲜土壤的活动,目的是通过眼看、鼻闻、手指触摸和 捻来直观感受新鲜的土壤。借助放大镜观察后,初步发现土壤颗粒大小不同,为 下一环节观察干燥土壤中的颗粒差异做准备。 (三)观察干燥的土壤 1.过渡:土壤中的颗粒有大有小,你能把它们分一分吗? 2.
7、活动:教师把准备好的干燥土壤发给学生,学生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 并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 3.提问:土壤中有几种大小不同的颗粒?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它们吗? 4.小组汇报: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不一,除了有小石子和大小不同的沙粒,还 有粉末状的微粒。 5.阅读资料并总结: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颗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 4 是沙砾(小石子) ,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沙粉,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 土。沙砾(小石子)直径大于 2 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 看清楚。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观察干燥的土壤,目的是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 发现它们有明显不同。借助阅读资料中土壤颗粒直径
8、的具体数字,强化学生对土 壤颗粒大小不同的认知, 为下一环节的土壤沉积实验以及下节课学习土壤类别奠 定知识基础。 (四)通过沉积实验观察土壤 1.过渡:除了我们观察到的成分外,土壤中还会有什么其他成分呢? 2.学生尝试回答。 3.土壤沉积实验。 (1)介绍实验方法。 A.准备一个烧杯,将土壤倒进盛有水的烧杯中。 B.静静观察,你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C.用搅拌棒轻轻搅拌,然后静置观察。 D.将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中。 (2)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交流。 提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预设 1:有一些黑色物体漂浮上来 预设 2:产生气泡 预设 3:出现了分层 教师追问:为什么会产生气泡?
9、为什么会出现分层? 预设:有气泡是说明土壤中有空气;分层是因为土壤微粒大小不同,大微粒 先沉积下来,其他微粒依次沉积,所以出现了沉积物分层的现象 5.小结:土壤中有空气存在;土壤的沉积物会分层,最上面的一层是黏土, 其次是细沙,越到底下,颗粒越来越粗;漂浮在水面上的是动植物的残体。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的学习,学生知道土壤的成分中还有空气,进一步完 善对土壤组成的认知。同时,这个活动使学生牢固建构起土壤颗粒大小不同的认 5 识,为土壤形成的重要因素是由于岩石的风化这一概念做好知识储备。 三、研讨三、研讨 1.在土壤沉积实验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把土壤倒进盛有水的烧
10、杯中观察,会有气泡产生的现象,这说明土壤中含有 空气。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明显地看到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并 分为几层沉积物: 最上面的一层是黏土; 其次是细沙, 越到底下, 颗粒越来越粗; 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的残体。 2.根据观察和实验,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 引导学生总结:土壤包含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 ,动物、植物 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3.你对土壤有哪些新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前面两个问题是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及过程, 基于已获得的证 据进行解释,形成对土壤的认识。最后一个问题,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后对之前的 认知进行反思。 四
11、、拓展四、拓展 1.谈话:植物生长是否繁茂,与土壤有什么关系? 2.出示植物生长茂盛的图片,请学生思考。 3.布置课后任务:查阅资料或实地考察,了解植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拓展环节可以作为课外作业留给学生完成, 也可让学生搜集一些 资料,了解植物生长茂盛的土壤具备什么特点,为下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6 【板书设计】 观察土壤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中用表格的形式记 录学生对土壤的观察,可以在学生进 行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完成实验记录。 土壤的组成土壤的组成 小石子、沙、黏土、 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班级记录表 方法方法 特征特征 看 土黄色、有落叶、小虫子 闻 有气味 摸、捻 颗粒大小不同、潮湿 倒入水中 有气泡、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