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录目录 1、 荷塘月色说课稿 .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 1 . 5 2、 故都的秋说课稿 2 . 7 3、 囚绿记说课稿 . 11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 12 5、 离骚说课稿 .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 16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 18 7、短歌行说课稿 . 19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 20 9、兰亭集序说课 . 22 10、赤壁赋 说课稿 . 24 11、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 则) . 25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 30 13、我有一个梦想 说课稿 . 34 1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 37 15、林黛玉进贾府 说课稿 . 38 16、 祝福
2、说课稿 . 42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 44 18 蜀道难说课稿 . 45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7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 48 21、琵琶行 说课稿 . 50 22、李商隐诗 2 首 . 52 23、 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 54 24、劝学说课稿 . 57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 58 25、过秦论说课稿 . 60 26、师说说课稿 . 62 27、动物游戏之谜 . 64 27-1 动物游戏之谜 . 66 28、宇宙的边疆 . 68 13-1、宇宙的边疆 . 69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 70 30、窦娥冤说课稿 . 74 30-1、 窦娥冤说课稿 .
3、 75 30-2窦娥冤说课稿 . 76 31、 雷雨说课稿 . 78 32、 哈姆雷特说课稿 . 80 33、 望海潮说课稿 . 81 34、 雨霖铃说课稿 . 82 35、 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 83 36、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85 37、 水龙吟教案 . 88 38、醉花阴 李清照 . 90 38-1声声慢教案 . 90 39、拿来主义说课稿 . 92 40、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说课稿 . 94 41. 短文三篇 . 98 42、廉颇蔺相如列传 . 101 43、苏武传 . 103 44、张衡传 . 105 45、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说课稿. 107 46、装在套子里的人说课稿 . 109
4、47、边城 说课稿 . 110 48、归去来兮辞 . 112 49、 滕王阁序 . 113 50、 逍遥游(节选)说课稿 . 114 51、 陈情表说课稿 . 115 52.咬文嚼字说课稿 . 116 53.说木叶 . 117 54、 谈中国是 . 119 55、中国建筑的特征 . 121 56、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 122 57、宇宙的未来 . 125 58、 沁园春长沙说课稿 . 128 59、诗两首说课稿 . 129 雨巷说课稿 . 129 再别康桥说课稿 . 131 60、 大堰河我的保姆 . 132 61、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 134 62、 荆轲刺秦王说课稿 . 135 6
5、3、 鸿门宴说课稿 . 136 64、 纪念刘和珍君说课稿 . 138 65、 小狗包弟说课稿 . 139 66、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 . 141 67、 短新闻两篇说课稿 . 142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 142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说课稿 . 144 68、 包身工说课稿 . 147 69、 飞向太空的航程说课稿 . 148 1 1、荷塘月色说课稿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本文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绘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动、语
6、言优美、典雅,艺术技巧纯熟、自然,是一 篇经典的美文。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我确立了 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了解作者寻求宁静、向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学习巧妙的语言修辞,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3、能力目标:训练朗读、分析、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鉴赏语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艺术手法 (四)教学难点:通感的学以致用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 ,拟采用诵读法、直观演示法、 设疑讨论法。声情并茂的配乐诵读法:此法可使听众渐入佳
7、境,引起共鸣。图文并茂的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打出荷塘月 色图幻灯片,配合语言描绘,视听结合,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和想象,使学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动的设疑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集中探讨。 三、说学法: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 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 自主阅读能力。 2、 多模仿示范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 3、 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 导入(2 分
8、钟)1、拟用旧知识导入法,让学生列举关于“荷”“月”的古诗词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 角”“出污泥而不染”“月上柳梢头”“月儿弯弯照九州”,等等。2、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为赏析语言美,感受画面美。 (二)4、5、6 段课文分析(33 分钟) 先介绍作者是为了排遣不宁静的心情,选择了独游荷塘,然后自然过渡到 4、5、6 段荷塘月色的学习。 (一两句简单的 过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点,又保证课堂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 1、朗读训练(8 分) 课前预习已整体感知文章,课堂设计配乐朗诵,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选学生代表与老师一起声情并茂的朗读,并进行点 评。 2、赏析语言美,品味画面美(25 分) 提问
9、:这几段写了什么?都说它美,它美在何处? 理论依据:美感是一种心理现象,美感产生的生理基础有视、听、味、嗅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品味作者笔下的荷 塘月色也需要调动多种感官的想象, 这种美的想象属于心理学中的再造想象, 即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 一句话,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想象,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间,才能深刻品味到这种美。 语言美 本文语言突出特点,运用大量修辞手法,神采飞扬,其中的博喻、叠词、通感为重点,对此学生却较生疏。 博喻就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运用博喻能加强语意,增添气势,使 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
10、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洁、 莹润、精致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几眼吗? 学以致用:发挥想象,仿写或扩写,写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写、扩写是高考考察的语文能力之一) 叠词 切入角度: 用音乐的击鼓打节奏方式领略叠词独有的韵律感, 如“曲曲/折折”“阴/森森”“脉脉”节奏分别是(学 生会用手指叩响桌子去感受叠词带来的音乐美感,荷塘月色的灵动飘逸。) 课外拓展: 诗经中的大量叠词,如“关关雎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通感: 明确定义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典型例句如,“微风过处,送来 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
11、者将两种感觉互通,让读者通过 联想、想象得到了嗅觉、听觉上的双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课外拓展: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的通感现象,注意积累。如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 宋祁玉楼春“红 杏枝头春意闹” 学以致用:当堂造句,巩固消化,锻炼文笔。 画面美 语言的美即表现出了画面的美,详见板书。 根据学生对美的体验以及老师的总结,列出本堂课的主板书,见第 3 页。 3、 课堂小结(5 分钟) 心理学“注意规律”的教学运用:展出几幅荷塘月色图幻灯片,让学生用原文中的句子进行描述。此法的作用一可大大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二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进行自检;三可实施启发性教学,如下
12、: 教育学“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教学运用: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图片的荷塘月色与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你觉得哪 个更美?”引导学生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表现力,最终落实本课教学目标,品位语言美,从而感受语言背后的画面美。 4, 课后练习学以致用,运用本课语言技巧“叠词”“通感”等,以“沙滩月色”为题写一片情景交 融的小短文。 荷塘月色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散文阅读与欣 赏课,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先生最有代表性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是典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分析是教学活动的 逻辑起点和归宿,核心意义须通过审美形式表现出来.“教材是个例子
13、”(叶圣陶语) , 荷塘月色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 单元教学重点的任务,又承担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的责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数对散文有一定了解,从朱自清的匆匆到威尼斯 ,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月下荷塘月下荷塘 荷塘月色荷塘月色 荷塘四周荷塘四周 荷叶荷叶 荷花荷花 荷香荷香 荷波荷波 流水流水 月光月光 月影月影 光影和谐光影和谐 树色树色 远山远山 灯光灯光 蝉鸣蛙叫蝉鸣蛙叫 静态美静态美 动态美动态美 正面描写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侧面烘托 静静 动动 素淡朦胧素淡朦胧 板书:画面美板书:画面美 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
14、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 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 事物的心胸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 (出示课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诵读品味,体会本文景物的柔和美、结构的回环美.语言的音乐美。 2、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荷塘月色的重点是通过 45 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 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另外
15、教材中引用的采莲赋片断,语言较难理解,但注解详细, 学生可以据注释自行解决。 目标定位赖于教材分析,学情了解清,而教学目标的完成则有赖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如何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见于本文特点,我的导语设置从创设情境入手,采 用音乐配置画面,渲染气氛,引导学生接纳美的熏陶。抒情的格调为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奠定良好的基调,作者那不为五斗 米折腰的经历会深深感染学生, 增加学生求知欲望“题好文一半” 对这一课题从荷塘入手,揭开荷塘是原清华 大学荷花池的真面纱,再援引“老清华”眼中昔日的荷花池,引导学生去领会朱自清妙笔回春之神奇,从而由解题自然过渡
16、 到课文分析。课文分析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要在这里实现;难点要在这解决;教学重点要在这强调;提问式、讲解式、讨论 式、朗读式、比较等教学方式要在这充分使用。为了让学生更好欣赏这篇美文,我分二个课时来讲析,这里着重阐述第一课 时, 遵循散文教学规律,在整体感知课文基础上,从 45 段切入,品味语言,赏析课文,体会景物的美。首先把握读。播放范 读录音,示范中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这 样学生有了遵循,诵读就有了美感,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其次赏析 45 段,品味语言妙处,体会景物特点。对月 下荷塘部分采用赏析式教学。1、借助图片
17、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出示课件) 作者描写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 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 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 静态美、 动态美。 2、采用比较阅读体会本段景物柔和美。出示孙犁荷花淀片段,并比较阅读本段与之景物的不同点,品味阳刚之美和柔 和之美的差别。3 采用删除、替换法体会语言和谐美。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 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以突显本文语言的和谐之美。 荷塘月光的赏析,在第四段分析基
18、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感受“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表达 效果。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小结本课必不可少,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再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最后再对这两个画面阅读赏 析,伴着音乐使学生整体融入作者所给出的至高艺术境界。至此第一课时便结束。 第二课时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 45 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 (课件展示) 讨论一:回想 46 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
19、论三:作者引用采莲赋 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明确问题后,将四、五、六段落三合一请学生配乐朗诵 教学效果如何主要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测,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以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把练习定位于记忆; 限时背诵第 4 段 ,效果可由学生自行评判 如果说练习是教学检测,那么板书则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本课板书设计遵循简明精练,突出重点,形象美观原则。 (课 件展示)第一课时主要突出“荷塘月色” 的特点。 2 2故都的秋说课稿故都的秋说课稿 1 1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故都的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 原理,从本文自身的特点出发,我准备从教
20、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述。 一、说教材 :故都的秋选自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是一篇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 文。在学习过程中,根据散文单元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鉴赏品味语言,把握文章的思想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人对教材的理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我设计了“三、二、一”个教学目标: 所谓“三”是要求学生掌握 3 个知识点:分别是怎样扣住“清”、“静”、“悲凉”来写故都秋;怎样把故都的秋与南国的 秋进行对比;如何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二”是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分别是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揣摩语言的能
21、力;通过理解本文“情”与“景”的自然融合,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一”是实现一个德育教育的目标,那就是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文中展现的五个秋景片段,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体会散文“形” 与“神”的有机结合。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所流露出的内心情感。 四、说教学方法 1教法 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散文并不陌生,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而且大部分同学也能说出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的能力主要还停留在初读和泛读上,思维
22、能力和审美能力仍在形成之中。根据生的这 些情况,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诵读法。美文需要美读,因而把学生的诵读提到首位,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合 作讨论。 点拨法。在感受故都秋之美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体味作者的感情。 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 分组讨论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 2学法: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强调以读为主,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1)课前预 习法(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作品等相关知识和背景,寻找有关描写秋景的诗文)(2)诵读感知法 (学生反复诵读、体会 情感) (3)合作探究法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
23、、合作伙伴,组织学习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完成。 (一) 导入 : 在背景音乐 长亭送别 中让学生欣赏几幅关于北方秋天的图片,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秋天的感受, 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诗句来说。每个人对秋天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郁达夫先 生笔下的秋天又是怎么样的呢? (二)解题 :“故都”指的就是北京,也称北平,为什么作者用“故都的秋”作标题而不用“北京的秋”或“北 平的秋”? 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明确:北京历史悠久,秦汉以来,它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辽、金、元、明、清均定其为国都,一 个“故”字不仅道尽了历史的苍凉与厚重,还可以让学
24、生感受到文章无所不在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 (三)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找出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的关键性句子,即文章的“文眼”“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此时学生很容易判断出“清、静、悲凉”指的是“情感”,那么这些“情” 需要如何体现呢?王国维的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就给了我们很好的提示。 (四)精读课文,品味意境 承接上个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 的? 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很容易找出以下这些景物: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槐树、 秋蝉、秋雨、
25、枣树等等。 这些景物是零散的,似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很难准确把握景物所体现出的情感,所以此时我将 先从景物的顺序说起,让学生将景物归类,例如:破屋、碧绿的天色、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日光、牵牛花、秋草这些景 物都是作者在一个院子里欣赏到的,归为一类,可以根据时间、地点的安排给这部分起一个合适的小标题,如:秋晨院落图。 接着以此为例,可以将另外几种景物分别概括为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 这些图中的“景语”如何展现“情语”呢?此时我又将用“秋晨院落图”举例,分别从色调、声音、环境三个 方面进行分析。譬如:1冷暖色调的判断。无论是碧绿的天色还是蓝白的牵牛花,都是恬静安谧的冷色调
26、,这点学生很容 易能判断出来。这些冷色调能体现文眼中的哪个词呢?问题自然产生,而学生也能答出“清”这一特点。 2声音的体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很细小的,但作者依然能够听见,正应了那句古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 更幽”,以动写静,由此学生可以很快明白这些景物体现了文眼中的“静”。 3环境的描绘。作者租的是一椽破屋,在院子里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蓝朵,感受秋意。两 个“破”字会让学生很自然地得出“悲凉”这一感情基调。 通过引导,第一幅图展现出的景与“清、静、悲凉”就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了。 另外四幅图中的“情语”,我将让学生分为四组,根据第一幅图的赏析方法自由讨论并分别找出图中景物如
27、何体现 “清、静、悲凉”。有了之前老师的分析示范,此时学生们会比较顺利地完成赏析。接着我会问学生文中有哪些句子是自己 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这个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引导学生去品味揣摩语言,从而分析文章渲染、衬托等写作手法。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诵读法、点拨法、探究讨论法使学生解决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一、第三个知识目标以及两个能力目 标。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通过对意象群体的鉴赏,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现手法,更重要的是,那 些用语言所描绘出的清新典雅的画面能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唤醒他们的审美体验,学生也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的 心情和景物的完美融合。 (五)设疑讨论,体悟情感 当学
28、生被美景感染时,我将引导学生转入文章末尾,让他们通过文中的一组比喻感受南北之秋的差异黄酒与白干, 稀饭与馍馍,鲈鱼与大蟹,黄犬与骆驼,从而得出北国的秋味更浓这一结论,至此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之后自然引出问题:作者在此文中是“悲秋”还是“颂秋”呢? 学生根据“清、静、悲凉”这一文眼,或许会答出“悲秋”这一答案,此时我将简单介绍作者郁达夫及本文的创作背景, 通过介绍,学生能够明白郁达夫先生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交外困的现实,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把寿命的三 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看似是秋天真实的自然色彩,实 际上
29、是作家内心情感的投射,是“形”与“神”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个环节,不仅使本文的德育目标与重难点得到解决,还 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进一步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六)延伸拓展 :对文本的鉴赏,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但教材只是例子,我们必须从中走出,拓展开来,进而推动 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积累审美经验。因此,我设计了延伸讨论的环节。 先给学生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接着让学生用文章里出现的景物为内容,仿照天净沙秋思的写法,当堂写一首关于故都秋景的小令。 例如:碧天破屋浓茶,落蕊疏草蓝朵,衰蝉冷雨闲话
30、。故都秋至,赏秋人在天涯。 六、说课后作业 运用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喜爱的景或物的抒情散文,可以将描写角度放在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上,绘形绘声绘色。 七、说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1、秋晨院落 2、秋槐落蕊 3、秋蝉残声 4、秋雨话凉 5、秋枣奇景 (形) (神) 总之,整节课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线索,贯穿全局。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成为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第一步!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 2、故都的秋说课稿故都的秋说课稿 2 2 各位评委: 上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题是写景抒情散文故都的秋。 下面,我按高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说课部分的程序把我备
31、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教材分析 1、单元教学要求我所说的篇目是故都的秋单元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鉴赏品味语言,向深层次赏析作者的情感,领悟 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能通过文章精巧、绵密的构思,深入品味文中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语言。在欣赏语言的过程中,使学生 从文章的“景语”里,品读出作家笔下“景”的独特之美,进而品读出作家的独特心境,品读出作家蕴含于文中的独特的情 与理,从而达到通过品味语言来循序渐进地感知,体会作者的情态与志趣的赏析目的。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 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文章特点故都的秋系郁达夫在对故都北平的秋景细腻描摹中流露出自己
32、内心的眷恋和落寞之情的作品,体现出 这位文人当时的处境和浓重的“主观色彩”。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于意,或借它而寄之 以情。时有古今,地有南北,意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通过独 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秋”独特的风姿,独特的色彩,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意境。 故都的秋中的“秋” 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上的总投影, 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 美。一片飘零的槐
33、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 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入了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也蒙上了一层 淡淡的秋意。郁达夫用他的情感绘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的意 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 卓越的艺术才华。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色的 一篇。郁达夫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他在小说、散文、诗词、文论
34、等诸多领域都具有深湛的功力和卓越的成就,而 且形成了自然畅达而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这一风格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中,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风格却很统一, 正如郁达夫自己所说,在散文中“总要把热情渗入,不能不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他的散文带有鲜明的自叙性质,发出的 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充满了内热的、浓郁的、清新的情韵,热情坦白,毫不遮 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境,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1933 年 4 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上海移居到杭州,撤退到隐逸恬适的山水之间,思想苦闷,
35、创 作枯淡,而这篇散文写于 1934 年,作者正处于苦闷时期。郁达夫在散文故都的秋中为我们描写了故都秋色,抒发了对 北国秋色的无限向往和眷恋之情。从写作上看,本文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特点表现得最充分的典型之一。材料方面:选 材是零碎的。文中情感所及而刻意描绘的有五种景物,它们之间并没有明显的时空关系,却都能相提并论。表达方面:有叙 述、描写、抒情、议论,多种表达方式交替出现。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他笔下的自然景 物秋味、秋色、秋的意境和姿态就“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语),笼上了一层深远的忧虑和冷落之清。这就是以清驭 景,以清显景的写景抒情方法。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
36、本次比赛要求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及新课标理念,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2、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表现手法。 第二、能力目标: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3、尝 试网络环境,结合多媒体,解读经典文本。 第三、情感目标:关注人的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听读朗读,品味语言。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与能力:体会散文形神的辩证关系;掌握阅读散文的基本方法;培养
37、学生鉴赏散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由衷的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陶冶情操。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的教 学重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掌握散文鉴赏方法,提高鉴赏散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缘景入情,领会作者热爱故都的美好情感进而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内心世界。 三教法学法 (一)、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以作者的情感为线索贯穿全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 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朗读感知法。重视诵读、美读。本文是现代散文史
38、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教师应当努力引导 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 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情部分更要认真感受作者的心意和 情怀。因此要求学生带着美好的感情来读,体会课文中美好的感情,以朗读来贯串整个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加强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2、情境教学法。本文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当中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本文 的一大特色。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配以形象鲜明的图片,生动的语言,并利用录音朗读
39、,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景,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学生在这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中,激发了求知欲和兴趣,从而更好 地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也提高了自身的语言实践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探究式教学法。根据 20 世纪初,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做中学的教学方法,遵循设置 疑难情景、确定问题、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实施的步骤,对本文内容的理解进行了设疑讨论。 问题设置的重点在于弄清其表现手法,理解描写中寄托的浓厚的思想感情,及细细品味优美、含蓄、隽永的语言。要求 学生学有所疑,有疑则求解,勇于发表个人见解。激发他们学
40、习与研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课下继续讨论与研究,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 (二)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主要是使用多媒体电脑课件。把教学设计的步骤及内容制成课件,利于引导学生 质疑思辨法,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利用演示课件代替板书,能节省时间,又可展示教材所没有的补充材料,扩大教学内容, 加快教学节奏,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三学法辅导: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根据认读还原移情领悟的阅读认知过程,积极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1、诵读感知法(学生先听录音范读,后反复诵读)。 2、阅读学习法(阅读步骤:通读、精读、品读、研读)。 3、设疑研讨法(以小
41、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叶圣陶老先生也曾说过:“教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不教”。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彻这一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勇于质疑、解疑,发表个人观点。 4、拓展延伸,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自由选择课堂任务、合作伙伴及完成方式,并开展学习成果和学习心得交流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学生回 答问题,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教师归纳总结:秋天,一方面给人以丰收的感觉,田野里,各种庄稼陆续成熟了, 果园里,各种果树都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天高地广,金风送爽,令人心旷神
42、怡;另一发面也会给人带来破败、凄凉之感。 西风渐紧,北雁南飞,满天枯叶纷飞,田野里,收获后,一片狼藉,没有了茂盛碧绿的景象,西北风中夹杂着冬的寒意,让 人心绪悲凉。因此,在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状秋物的篇章数不胜数,名篇迭出。 (二)、提供相关材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电脑显示如下资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 阁序“北风吹故林,秋声不可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万里 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名篇: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王维山居秋暝欧阳修秋声赋关于秋 的景观图片,尤其是北京的秋景图片,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学生通
43、过上述图文的欣赏,自然会沉静在秋意之中, 对本文会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教师点拨:这些佳句和名篇,有的描写秋天的肃杀和凄凉,抒发作者的悲秋之感;有的刻画秋 天的绚丽多彩,寄寓了作者浓浓的赞秋之情。而郁达夫却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 写出了这篇散文精品。究竟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如何?秋意如何?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领略故都的秋味。 (三)、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四) 、细细品味:文章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秋味”是什么? (朗读) “故 都的秋味”可用文中哪些词说明?“清”清闲恬静安谧“静”细腻幽远幽静深邃“悲凉”落寞衰落萧条进一 步
44、说明:这是北国的求在作者心中的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清、静”是北国之秋的客观实景,“悲凉”是人的主观 情感的写照,流露出沉静、寡淡的心绪。 (五)、哪些景物体现了“清、静、悲凉”的感情。朗读、揣摩、体悟。3-11 段写景(朗读)。作者选取了故都秋景 中的“秋晨”,“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来描写的。这些景物各具怎样的特点?教师明 确:五幅秋景图:秋晨的天空(3)秋槐的落蕊(4)秋蝉的残鸣(5)秋雨的凉意(6-10)秋枣的色彩(11)分别从不同的 感觉品味揣摩:秋光:秋天的早晨,仰视可见“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近看可以“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这一丝一丝漏 下来的
45、日光”,还有那“玉泉的夜月”,给人以高远柔和而又清冷之感。秋声:“西山的虫唱”,“秋蝉衰落的残声”,是 凄凉哀惋的。秋色:既有“鸽蛋似的枣儿”从淡绿微黄到红特的成熟过程,也有喇叭似的朝荣“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 次之,淡红者最下”的主观感受,显示着秋之火热与冷漠的统一。秋味:息列索落的秋雨,一阵凉风,一层秋雨,平添了“无 边雨丝似愁长”的凄凉之味。继续提问:1、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因为红的色调不符合悲凉的心境。) 2、枣子熟了不也是红色的吗?作者为何又喜欢呢?(淡黄微绿的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3、“唉,天可真凉了”。作 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46、?(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 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六)、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一切景语皆情语”,点明了作家笔下的景和物都是依附着一定情感的,而这情感又多是作家本身的情感历程的再现,文中 的秋花、秋雨、秋光、秋声等这些景物的清闲、幽远、幽静、落寞、衰落、萧条,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实际上是 北国的秋在作者心中的投影,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与作家内心的“主观感受的”的自然融合。文章取材主要体现“清、 静、悲凉”的特点,而香山红
47、叶的暖色调,颐和园的喧闹,与文章的感情基调不相称,因此散文的取材应围绕中心及作者的 思想感情。这就是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方法。 (七)、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点到了南北不同景点的特色:南国的苏州、上海、杭州后厦门、香港、广州的秋味,扬州的“廿四桥 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并在文中插入关于秋的议论,中外文人及其作 品。 (八)、综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北国之秋:清、静、悲 凉南国之秋:慢、润、淡作者多次提到
48、南国之秋都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之秋的特色,以南国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 天的颜色显得淡”,来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浓郁。以南国秋天的“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来烘托北国秋的色彩浓重、 天之高远,使人处于其中,回味隽永。表现出作者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揣摩“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于白干, 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的修辞。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 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用如此丰富生动的 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九)、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故都的秋
49、景,那么作者在叙述和描绘秋景时,以时间为序还是以空间为序? 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是并行排列,体现了散文“形散”的特点,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共同 特点,也即“神不散”。 (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提示:此题在学生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文中的秋景中 融入了作家的眷恋,对故都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 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 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
50、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平的宫 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 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 书人,他从赏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 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读来自然增 添了许多“厚重”感。) 五板书设计:首先导入课文之后,打出题目,作者字幕。接着在整体感知之后,显示五幅图景的概括性文字和三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