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第第 21 课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 动的兴起动的兴起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 志及影响,能用主要史实说出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过程与方法】 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爱国情操,坚定共产主义 的理想信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意义 【教学难点】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工人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 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 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
2、的。 它对当时的工人运动起了什么作用?本课讲述这些内容 二、讲授新课: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1818 年 5 月 5 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利尔市。 马克思(18181883) 特利尔市 17 岁在中学毕业时的一篇论文认为:“择业的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 美” 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 2 - 马克思创办莱茵报 2、政治活动: 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抨击普鲁士政府禁锢出版自由。 马克思根据 1841 年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会议记录,于次年 10 月写下关于林木盗窃法 的辩论一文,谴责立法机关偏袒林木所有者的利益,剥夺贫民捡拾枯枝等习惯权利,系统 地提出了自己的森林
3、立法观。 对于莱茵报所发表的观点,普鲁士政府非常气愤, 他们立刻派人查封了 莱茵报 , 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一气之下,辞去了报纸的主编职务。马克思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毫不 后悔,相反,他更认清了政府的丑恶。他在寻找时机,继续对政府作坚决抗争。 1820 年 11 月 28 日,恩格斯出生于德意志莱茵省工业城市巴门市(今伍珀塔尔市) 。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 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 父亲老弗里德里希是工 厂主, 1837 年 9 月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恩格斯当时正在读中学) 。1 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 行当办事员。 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 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
4、想所 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 在巴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1849 年,马克思移居伦敦,在那里他完成了资本论等著作,1883 年,马克思在伦 敦去世。 3、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在伦敦写出了资本论等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_马克思主义哲学_、_政治经济学_和_科学社会主义_ 三个组成部分。 (二) 共产党宣言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 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封面 2、内容: 1、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是
5、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时代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 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 主义社会所取代。 2、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作用。 3、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 产阶级,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 3、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第一国际 1.第一国际:1864 年,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 会,史称“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是在 19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欧洲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重新高涨的形势 下产生的。1848 年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资本主义各 国的联
6、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日益加剧,无产阶级 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 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 他们 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 而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 无产阶级必 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 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 这种国际主 义意识促进了国际工人协会的产生。 1871 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 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 年正式宣布解散。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 进行经济斗争。 2、巴黎公社: - 4 - 1871 年 3 月 18 日, 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1871 年 5 月 28 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社员殉难处 五月流血周中的巴黎 三、本课小结: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后,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的尝试, 尽管巴黎公社失败了, 但为以后的无产阶级运动吸取经验教训。